端午节|与考古专家考察山东海岱地区文明及齐鲁文化
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太乙镇就在其中。东临黄海、渤海,西接华北平原。历史上著名的四都黄、冀、淮都城都经过这里。
海岱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尚书于公称“庆、徐国之地为海岱”,指的是渤海与泰山之间的地区。主要环绕太乙山脉,东临大海,西接中原,北接太湖,南接燕辽。毗邻大文化区。
▲图片来源:高江涛
海岱地区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后里文化、北新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月石文化等几个重要阶段。其中,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3500年)是海岱地域文化的代表。
据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棺椁制度就已经出现,器物的组合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还出现了珍贵的白陶礼器、精美的骨牙器、鼓器等。多种乐器并存的乐器,以及发达的彩陶和彩陶图案,以及相对成熟的陶铭文,以及玉器等,都表明中国礼制文明的许多元素已经距今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时期就开始出现。海岱地区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讲“礼”了。
学术界公认的“礼来自东方”指的是海岱地区。
▲红陶兽形器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组。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到了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和岳石文化(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时期,经过城子崖遗址和岳石遗址的考古发现,海岱地区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已经形成。相对进步,社会经济生活相对繁荣,农业、手工业、贸易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对后来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代人的文化。
进入商代、西周时期,海岱地区与中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青铜时代文化特征。
▲亚丑岳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甲骨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宋贵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著名学者徐中书先生认为:“秦汉以前,齐鲁是中国文化最高的地区,必须有文化支撑。”
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齐国,“因其风俗,简其礼”,创造了齐文明;伯钦封鲁,“改其风俗,革其礼”,创造了鲁文明。
齐鲁文明的出现和齐鲁文化的发展,标志着海岱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图片来源:图皇
东周以后,海岱地区进入齐鲁文化时期,儒、法、墨、兵家相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等圣贤辈出;书法、计算、医学、农工等先贤齐聚,董仲舒、王羲之、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等历史文化名人熠熠生辉;
这一时期产生的许多有价值的价值观和理念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鲁国大玉玉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 战国时期黄玉马 图片来源:孔子博物馆官网
▲圣物图片来源:孔子博物馆官网
▲ 临淄齐古城 图片来源:图皇
▲齐文化博物馆 图片来源:媛媛
▲齐文化博物馆祭尊 图源:圆圆
海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地区。齐鲁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端午节期间,跟随山东考古文化专家,从考古遗址和历史文化的角度,深入探讨中国“礼”制度的起源,现场触摸灿烂的海岱文明和齐鲁文化。
海岱文明
行程
时间
内容
亮点
停留
6月7日
济南注册
全天酒店集合
主题:《海岱地区与齐鲁文明》线下讲座
济南
6月8日
山东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海岱日新”展厅、“丽云东方”展厅
济南
城子崖遗址
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批国家保护的百年考古百大发现之一。
焦家遗址
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遗存。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第八批国家保护
6月9日
齐文化博物馆
原齐国古城遗址博物馆,藏有文物三万余件,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淄博
齐国城遗址公园
是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周代至汉代临淄城所在地,“百年考古百大发现”之一
6月10日
孔子博物馆
藏品主要来自孔府历史上积累的旧藏品。拥有各类文物70万件,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鲁国城遗址公园
它是中国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周成王将周公旦的长子伯钦封于鲁国,建都于此。被评为全国“百年考古百大新发现”之一。
行程将于17:30后结束,送至曲阜或济南高铁站或机场
团队简介
游学主题:海岱地域与齐鲁文化
团队规模:最少8人
集合时间:6月7日-10日
原价:4690元/人
团体价:4600元/人
会员价:4500元/人
*所报价格不含单间580元/人的差价。
*会员资格可与其他优惠政策合并
报名渠道:
咨询方式:
出发前预览
01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2010年,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拥有各类藏品20万余件(套),其中陶瓷、青铜器、甲骨文、简牍、汉代石雕、服饰、书画、善本古籍等藏品尤为丰富。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蛋壳黑陶高柄杯(龙山文化)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鸭丑月(广告)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国子鼎(战国齐古城出土)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网
▲宋珪(西周)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院官网
▲战国鲁国大玉璧 图片来源:山东博物馆官方网站
02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五源河东岸的一座木板墙黄土土丘上。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
海带地区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始于1928年城子崖遗址的发掘。
1990年至199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月石文化、周代三个时期的城墙。
城子崖遗址是中国考古学家发现的第一座中国古城遗址,采用现代考古方法进行发掘,并发表考古报告。 2021年入选我国100年来百大考古发现项目之一。
▲图片来源:凤凰网 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入选全国“百年考古百大新发现”
▲图片来源:公众号山东考古
03 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距城子崖遗址约5公里;第八批国安。
焦家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海岱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是大汶口文化的遗存,也是龙山文化、月石文化、商代、汉代的遗存。
该遗址的发掘内涵丰富,揭示了夯土城墙、护城河、祭祀坑、大型墓葬等众多高级设施。出土了大量玉器、白陶、黑陶、彩陶等高档礼器,规格齐全,为探索黄河提供了依据。下游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图片来源:白家豪《解码焦家遗址》作者:大众日报
▲图片来源:百家号《中华文明发现工程……焦家遗址》作者:极目新闻
04齐文化博物馆
齐文化博物馆由原齐国古城遗址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迁建而成,于2016年9月开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展厅分为四个部分,即基本展厅、专题展厅、专题展厅和临时展厅。现有文物3万余件,陈列文物4100余件(套)。
▲齐文化博物馆场景图来源:公众号齐文化博物馆
▲以上两张图,来源:媛媛
05齐国城遗址公园
临淄齐古城是周代至汉代临淄城遗址。位于淄博市临淄区中部七都镇。它是第一批国宝之一,入选全国“百年考古百大新发现”之一。
它由大城市和小城市两部分组成。大城东临资河,小城位于大城西南。保存完好,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齐古城西城墙排水口位于齐古城西城墙北端。被誉为中国同时期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史上唯一的杰作,世界罕见。
齐国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于2013年12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
▲图片来源:白家豪《探访临淄齐古城遗址》作者:世博新闻
▲图片来源:百家号《万年文化文脉激活城市发展基因》作者:世博新闻
▲图片来源:闪电新闻“2020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奖”揭晓 作者:文旅山东
06孔子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位于曲阜孔庙以北4公里处,与“三孔”世界文化遗产遥相呼应;国家一级博物馆。
该馆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规划设计。藏品主要来源于历史上孔子家族积累的旧藏。拥有各类文物70万件,孔子世家私人文献档案30万份,宋以来善本古籍4万余册。藏有明清服饰8000余件,以及大量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器。
▲来源:济宁市政府网
▲战国圆雕黄玉马饰 图片来源:孔子博物馆官网
▲战国鎏金银猿形带钩 图片来源:孔子博物馆官网
▲《三圣图卷》 图片来源:孔子博物馆官网
07 卢国城遗址公园
鲁国古城遗址位于曲阜市,是周代鲁国都城遗址。主要有城址、墓葬、冶铜、冶铁、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
鲁古城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规则圆角矩形。现场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主要有壶、蒸笼、盆等。
它是第一批国宝之一,入选国家“百年考古百大新发现”。 2013年12月,曲阜鲁国古城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