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大家丨平遥国际雕塑节打造东方“明斯特”

日期: 2025-01-20 19:03:48 |浏览: 6|编号: 6604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东方艺术·大家丨平遥国际雕塑节打造东方“明斯特”

展览海报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

展览期间

2018年7月20日 - 2018年8月20日

地方

平遥古城西街153号(柴油机厂旧址)

参展艺术家

(国内外艺术对话单元)

国际艺术家名单(按字母顺序排列)

安妮·拉蒂 (1956)、贝恩德 (1940-2010)、韦伯 (1974)、(1961)、/范·鲁伊 (1976,1974)、阿雷纳 (1978)、(1982)、博伊斯 (1921-1986)、(1974) 、尼娜·贝尔 (1975)、(1988)、 Hefti (1976)、(1965)、Tina (1985)、Ulla von (1974)、(1933)、Yona (1923)、志村兄弟姐妹(日本)

国内艺术家名单(按字母顺序排列)

耿雪、季军、李洪波、李岩、欧阳苏龙、邵银农、邵凡、宋冬、隋建国、谭天、徐兵、向阳、杨新光、尹朝阳、一山、展望、张于、郑泽生、曾曦

平遥国际雕塑节打造东方“明斯特”

文/王志刚

在全球艺术界享有盛誉的德国明斯特雕塑展,虽然每十年才举办一次,但每次却突然闯入人们的视野,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展览。作为世界顶级雕塑艺术展,其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其对公共空间的利用,让艺术家根据城市环境主动接受委托作品,进一步鼓励公众参与。对于城市公共艺术刚刚起步的我们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2017 德国明斯特——雕塑与空间

环顾四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力量和资源投入到城市公共艺术的开发和建设中。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以外的乡镇,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展览都在举办。碧山计划、许村计划、乌镇艺术节、道角艺术节、龙里艺术节、贵州于布鲁村改造计划、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博鳌雕塑节等,艺术小镇建筑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中,艺术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我们社会各界精英在亲身体验了明斯特雕塑展后,不自觉地产生了一个想法:中国在明斯特举办雕塑展可能吗?看起来,距离中国有我们自己的“明斯特雕塑展”已经不远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有可能弯道超车吗?

近日媒体广泛流传的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似乎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东方的“明斯特”。在小编看来,这种可能性正在通过不断的努力越来越接近现实。体现在参加展会上。严格挑选艺术家;国际策展人和学术顾问对展览活动的学术定位;以及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土地上打造国际一流的艺术展览场馆等。

山西平遥,不仅有这座近三千年古城的底蕴作为历史积淀,更有改革开放后不断打造的文化IP,比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令人赏心悦目。今年夏天,平遥将再次为全球艺术界贡献一场新的艺术盛会——由平遥县人民政府与奥地利莫比乌斯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平遥国际雕塑节”将于7月20日正式启动。大幕拉开!

关于策展团队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包括中国精神、国际对话、青年艺术等不同展览单元,以及研讨会、驻场艺术家创作等多个环节。由多位国际顶级艺术策展人共同策划和推动。

平遥国际雕塑节策展人

雕塑节国际顾问及策展团队由曾任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总策展人洛伦佐·贝内代蒂先生和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露丝·诺组成。由雅克女士、瑞银艺术论坛总监卡罗琳娜·杰弗蒂女士、中国当代艺术教父、瑞士收藏家乌里·希克先生组成。中方学术负责人邀请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担任馆长,奥地利莫比乌斯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钟苏菲女士担任制作人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

在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的“国内外艺术对话”版块中,后现代主义大师约瑟夫·博伊斯( Beuys)的作品成为了本次展览的基础。同时邀请了20位活跃在全球艺术创作领域的重要人士。艺术家们展示他们的最新创作。同时,邀请并展出了20位中国顶尖雕塑家的30余件代表作品,并在主展单元进行了同一空间的跨时空“对话”,希望所有参展的国内外雕塑家外国艺术家和观众可以感受到当下的时刻。中国艺术创作思想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艺术家简介

在包容、开放的前提下,平遥国际雕塑节组委会邀请了众多国际一线当代艺术家。他们将用自己的创作重新定义“雕塑”的概念,并将其精神注入古城……

约瑟夫·博伊斯 博伊斯

德国艺术家乌拉·冯·勃兰登堡,生于1974年,是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将电影、建筑和装置结合起来,探索人与集体的关系。乌拉将携作品《两次七》亮相本次雕塑节,将呈现一个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的文化舞台。另一位同样出生于 1974 年的艺术家是曼德拉·路透 ( )。他的创作往往注重空间的运作。此次他将带来一部新作《山、空气、水》。作品由不同的媒介组成,每种媒介都从不同的角度演绎出时间和空间的意义。

乌拉。冯.勃兰登堡“七帘”“七”

乌拉·冯

尼娜·贝尔,1975年出生于哥本哈根的女艺术家,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她的作品曾在旧金山耶尔巴布埃纳艺术中心、旧金山泰特美术馆、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等著名艺术机构展出。他的创作特点在于对事物和行为内在意义的严谨考察。此次平遥国际雕塑节,贝尔将打造全新系列。作品呈现了人类社会中各种动物形象。

威廉·阿纳斯塔西娅

《三圆锥曲线》

尤娜·弗里德曼(Yuna ),1923年出生于匈牙利,是一位资深艺术家。 20世纪50年代,他创立了“GEAM”并发表了移动架构宣言。他非常关心贫困地区的人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用最低的手段创造生存空间。因此,他擅长用最简单的材料构建不断变化、演化的空间结构。另一位同样资深的艺术家是威廉·阿纳斯塔西 ( ),他 1933 年出生于美国费城,被认为是观念艺术和极简艺术的创始人之一。本次雕塑节将展出作品《三圆锥曲线》,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拉斐尔·赫夫蒂

“我们不是单程去火星”

瑞士艺术家拉斐尔·海蒂 ( Heidi) 尝试用玻璃、铁和相纸创造出有吸引力的形式。今年的平遥国际雕塑节上,拉斐尔将亲临现场,以平遥古城的建筑规划为创作灵感,在地面创作出巨大的创作。此外,还有多米尼加·曼加诺和马利克·范·罗伊的组合。他们的创作以叙事为中心,将学术研究与美感结合起来。这次他们将来到平遥。古城与山西当地学生进行驻地计划,完成新作品。

卡斯蒂恩·霍勒

“巨大的”

除了国际艺术巨头之外,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自然也将有中国顶尖艺术家的加盟。其中,有隋建国、展望、宋冬、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徐兵教授等20余位一线专家。

展望“开放式”不锈钢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界的重要代表,艺术家展望将带来他的两幅作品《开放》和《假山石133#》。展望擅长运用不同材质,从视觉到心理层面颠覆熟悉的元素,赋予其时代的历史反思和文化底蕴。 《背后的故事》系列是徐冰近年来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艺术家将带来该系列作品《溪山秋色》,呈现千年古城见证下的西方风情。装置技法与中国画神韵的融合碰撞让观众惊叹不已。

襄阳,我们能到达的彼岸,

今日艺术 , , 2017

·关于场地

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别注重空间和场地的要求。为了让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能够完美呈现每位大师的作品,活动主办方对主展单元的所有展厅进行了深度改造。

主会场位于平遥古城原柴油机厂。也是平遥国际摄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举办地。主办方对原柴油机厂的多处老厂房进行了升级改造,焕然一新。

其中,A1展厅位于柴油机厂门口。是本届雕塑节国外作品展区。专业施工人员对该区域进行地面打磨、高压水枪全方位冲洗修复,展区墙面全部重新粉刷。稍后将添加多个排气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并克服灰尘对艺术收藏品的损害。同时,为了配合博伊斯大师的影像作品,A5展厅也做了很多改变,打造了纯白色的展览环境,并在细节处加入了安全措施。在A1与A3展厅连接处,安装了新的地砖和草坪,旨在为雕塑节营造规律、和谐的展览环境。

位于原柴油机厂最深处的C2展厅是本届雕塑节最大的展厅之一。不仅原有的机械设备被清理干净,柱子和屋顶也被重新粉刷。 C3馆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精品馆。为了配合本届雕塑节“中国精神”单元的作品展示,主办方拆除了旧的挡板,并对所有射灯进行了检修,旨在使每一件艺术品都能呈现出完美的形象。

据悉,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天,联合国、瑞银论坛等国际组织将召开别开生面的国际论坛,涵盖公共城市文化、艺术金融等多个议题和项目的讨论晚宴期间还将举办一场艺术品慈善拍卖会,所有收益将捐赠给联合国相关公益组织。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以雕塑艺术为切入点。同时,它也不局限于狭隘的传统雕塑作品,而是用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重塑雕塑艺术的定义及其与当代艺术、当代文化的关系。

凭借全新的理念和古城的传承,联合来自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美国等国的艺术精英,这个夏天的平遥必将呈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巨大魅力。西方文化,从而再次创造了文化奇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