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祖先的故乡春意盎然——房县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

日期: 2025-01-20 16:03:04 |浏览: 8|编号: 6602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诗人祖先的故乡春意盎然——房县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

山好、水好、风景优美。熊旭东 摄

房县野人古镇杜川村绿色示范村赵爱萍 摄

房县春天已至,万里绿意盎然。这个镶嵌在秦巴大山里的诗人故乡,正在因“生态县城”战略的全面实施而发生着变化。森林染山、绿色环绕城乡的房县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产业富民、共建共享的理念,紧紧围绕“拓展绿色“提质增效”,全县动员、全民行动、全区推动。造林、森林管护、森林产业开发共同管理。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面加快。 “因林而兴、因林而兴、因林而美”的新气象正在房县处处显现。 。

以林兴林,植树造林、保护是根本

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要求,把握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新趋势,树立森林资源安全监管新常态。房县林业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自觉承担绿色崛起使命,推动全县林业转型发展。

2018年以来,房县抓住植树造林机遇,巩固“绿化房房县”成果,加快推进“精准砍伐”进程,计划完成造林2.35万亩。在播种绿色的同时,我们还将围绕“绿色美丽”、“绿色致富”工作,把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与“精准消灭”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拟新建核桃、樱桃、黄桃林果基地7500亩,收获银杏叶、红豆等。有杉木、七叶树药材基地1.6万亩,四面栽植树木12棵。 0万株、1万亩核桃基地改造升级、受益;培育林下果蔬、果药、果草间作以及麝、蜂鸟、生猪等养殖示范模式,加快林下立体种植发展进程,发展林业新兴产业。扶贫;带动传统食用菌产业大镇(镇)发展,促进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发稿,该县已完成春季造林1.7万亩。

房县“四家”领导带头“精准除荒”

巴厘岛樱花谷花开如海

萨维奇谷镇数万棵红豆杉树

胡桃木底座

为有效实施“精准消灭”工程,房县根据全县荒山清查数据,区分不同类型,精准制定各地点废弃物消灭计划,确保年内完成消灭废弃物任务。一年,根除成果在三年内得到巩固。

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加大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房县林业局按照“严格森林管理”要求,突出树木采伐、运输流通、木材经营加工等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管护,切实维护全县森林资源安全。严格控制森林采伐、林地征占、木材加工、经营、运输,严格监测资源动态,严查涉林案件,严防森林火灾。

生态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该县坚守“生态红线”,强化项目竞争,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深化森林城市创建,全面采取禁伐、禁牧、开垦、植树、播草、圈地措施,加快步伐生态修复。采取“专班谋划、专人专人对接、超常规作业争取、主动突破”的工作方法,力争林业项目资金1.2亿元。全县新增天然林停伐管理保护区面积36.54万亩,国家级、省县级生态公益林、国有林、天然林停伐管理保护区总面积达299.34万亩。推进严格源头管理、道路管控、市场管控。自然保护工程二期管护范围内不会发生破坏森林的围垦、采石、采砂、取土等行为,以及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危害。将被最小化。坚持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并举,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 2018年,石漠化综合治理3.3万亩。自然保护工程二期将封山育林1.2万亩,退耕还林6万亩,退耕还林1.2万亩。

林业改革要先行先试。该县围绕绿色发展需求,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加快林业产权制度、经营发展机制、行政审批制度等综合改革创新,全面生成内生动力林业发展的力量。走在国有林场、集体林业改革的前列。 “三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林业行政审批服务明显优化。

因森林而美丽,绿县如画

山更绿了,城市更美了。房县绿化工作突出荒山绿化,派出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挖大窝、栽大苗。如今,行驶在什邡高速古竹、房县段以及石竹公路沿线,大片荒山已被绿色覆盖,“绿色美丽县城”建设不断加快。

2018年,该县将继续实施“绿色美丽生态走廊”建设,精选广玉兰、石南花、桂花、茅草、金垂柳、紫薇等大型景观苗木,聘请公司进行景观苗木种植。专业施工。古珠高速清丰出口、军甸出口、耀怀出口、什邡高速城关出口、石珠路及快速路、国省道、县乡道路,沿路绿化,绿化优美。

聚焦城乡体系建设“第一”目标该县全力推进绿色示范村创建工程,以樱桃、柿子、桃子、七叶树、银杏等乡土树种为主体,结合乔灌木、花草,打造多层次、多色彩、多树种混合,着力创建绿色城镇、绿色乡村、绿色机关、绿色庭院、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等,乡镇植树11.6万株,面积6900亩。城关镇八里、莲花、三海、红塔镇高北、军店镇中村等15个村成功创建“湖北省绿色示范村”,全县省级绿色示范村总数达到48个。

风景如画的温室县,保证了该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顺利推进。房县比对“森林城市”指标体系,大力推进县城街道、公共绿地、重要水源地、停车场、河岸、道路和乡村绿化、生态文明培育和“森林创建”宣传,组织开展森林城市普查。古树名木。县树县花评选活动,邀请省“森林创建”专家组现场检查指导,不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向创建森林城市目标冲刺“省级森林城市”。

因森林而富,绿色引擎动力强劲

随着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产业也快速发展。如今,“绿色引擎”已成为房县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火车头”。

把“三桃”基地做大做优。 2018年,房县将示范推广核桃疏植模式,重点建设军店镇钟村疏植示范园;以上宫乡、九道乡为重点,新建核桃基地2000亩。突出朱坊城市带和武沉路结合石九路“一带一路”倡议,对老核桃基地进行改造提升至面积1万亩;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将小樱桃打造成大产业,集樱桃种植、休闲旅游、鲜果采摘、农家娱乐、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为一体,实施“城郊” “樱桃扶贫”项目,建设八里、荔湾樱桃基地5000亩;引进生产综合加工企业推进黄桃产业化经营,在全市新建500亩黄桃示范基地。

壮大特色“三药”基地。房县以明红农业为投资主体,各乡镇负责协调植树用地,合作社负责挖窝、整地、种植管理。突出5000亩白河片区,新建10000亩银杏叶开采基地;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地方特色木本药材开发力度,打造优势药材产业,主要以五台乡、尹吉福镇、万峪河乡、野人古镇、中坝乡、上贡乡为主,新建七叶树基地3000亩;依托三三集团,突出耶仁古镇、上贡乡、贡乡、蒙古斯镇等“西南地区”,新建红豆杉基地3000亩。

加强林下开发示范。大力推广果药间作、果蔬间作和林下育种,探索推广果草间作、林草间作以及饲料青贮、微贮、氨化技术,突出支持野人古镇月亮湾林麝、沙河乡娘娘岩梅花鹿。驯养养殖,引导果农、林农林下养殖蜜蜂、鸡、猪等,加快发展绿色安全畜禽产品。

产业基础量增效益双丰收。该县把发展产业、增加林农收入作为首要任务。长短期结合,以短期支撑长期,统筹实施长效森林专项基地和见效增收产业项目。全县已发展林药、林菜、林菌、林果、林草等间作基地17.8万亩,养麝、梅花鹿、孔雀、大鲵、猪、鸡、蜜蜂等106万头。 (头、羽毛、尾巴等)长在森林下。 ,框),预计实现产值10亿元。苗木产业已形成规模,坚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育苗、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管理,打造“企业引领、大户带动、农户跟进”的苗圃集群,实行“一年生、多年生苗木花卉互补,短期增收和“久远品牌兼顾”的多品种经营,全县已完成1.2万亩种苗,对脱贫攻坚发挥了显著作用。

2018年,房县将继续坚持“生态县城”战略,不断植树造林,做大做优林业产业基地,推动林地质量效益提升,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做好林业发展工作。做好生态修复和治理,让绿色生态成为房县迈入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就的核心品牌!

(记者王彦博通讯员徐永光)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