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今年迎来第一只海龟上岸产卵
龟是国际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与国宝大熊猫处于同一级别,被誉为“活化石”。惠东国家海龟自然保护区,三面环海,是我国大陆架上唯一的海龟产卵场。 4月1日,保护区工作人员拍摄到一只绿海龟上岸产卵。这也是今年惠东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第一只上岸产卵的海龟。
4月1日,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驯养中心人工沙滩上,一只雌性绿海龟用强壮的后腿在沙滩上挖了一个洞,开始产卵。这是保护区今年首次迎来绿海龟上岸产卵。这也是自2017年海龟人工繁育成功以来连续第五年成功诱导绿海龟产卵。
据介绍,此次上岸产卵的绿海龟是惠东国家海龟保护区人工饲养的海龟。今年,它们产卵的时间比往年早了一个月左右;野生绿海龟通常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间进行迁徙。产卵发生在保护区海滩上。
惠东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是我们人工条件下的海龟。它上岸后会在我们的人工海滩上产卵。这种人工繁殖是保护海龟的一项措施。由于海洋中的海龟数量越来越少,必须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来保护这一海龟资源,让海龟种群进一步恢复。
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大陆1.8万公里海岸线上和亚洲大陆架上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在北纬21度左右,温度能满足海龟蛋孵化、产卵的需要。另一方面,海龟湾海滩沙子的粒径、透气度和含水量能够满足海龟筑巢和海龟蛋孵化的需要。因此,每年6月至10月,绿海龟都会迁徙到保护区交配。产卵。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有7种海龟。中国海域栖息着5种:绿海龟、玳瑁、红海龟、太平洋丽龟和棱皮龟。其中,绿海龟的数量最多。 2017年7月24日,我国第一窝人工繁育海龟宝宝在惠东海龟保护区诞生。这标志着我国绿海龟人工繁育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绿海龟人工繁育技术的空白。空白。
惠东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我们的龟湾只是海龟的产卵点。这种保护的效果取决于整个海域海洋保护措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