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农村看小康|吉林辽源金胜村:绘画新乡村催生绘画产业

日期: 2025-01-20 05:01:36 |浏览: 11|编号: 6590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走进农村看小康|吉林辽源金胜村:绘画新乡村催生绘画产业

央视新闻:吉林省辽源市金胜村将东风农民画打造成独特的新兴产业。不仅在国内多个城市举办画展,甚至还走出国门,作品远销海外。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总台记者文斌的脚步,看看金盛村画里画外的故事,体验东北农民的新生活。

总部记者文斌:我现在位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金盛村。这里很多农民都会画画。例如,我家院子前墙上的画是当地农民创作的秋收景象。旁边还有一首打油诗。诗的题目是《扶贫工程苹果丰收》——惠民政策伟大,精准扶贫到了我家。 ,在山坡上种金钱树,拔掉穷根,就能赚钱。金胜村现有此类壁画188幅,总长1048米。 “拿起锄头耕地,放下锄头画画”已经成为这里很多农民的习惯。墙上的每一幅画都是农民们手绘的,讲述着这些年在这个小山村农民身上发生的故事。农民们这些真实的故事被生动地画在墙上,并用画笔呈现出来。

近年来,金胜村还利用靠近县城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为农民创造170多个就业岗位。我现在站在今胜村的一间农舍前。今天是星期六,这里很热闹。除了游客,来自十里八个村的农民画创作者也聚集在这里交流技艺。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鹿。东风不仅以农民画闻名,还以梅花鹿养殖业闻名。当地农民告诉我,这里的梅花鹿从小就和人在一起,一点也不怕人。当地农民将梅花鹿放在农舍里与游客互动。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正在作画的农民画家是曾任金胜村第一村书记的江海杰。 2017年,他开始在这里开展扶贫工作,一待就是四年。村道两侧的画墙都是他主持修建的。蒋海杰画的是村里真实的扶贫故事。

东风农民画是一种民间绘画艺术形式。它不受绘画技法的限制,其创作均源于农民心中朴素的生产生活场景。 20世纪70年代,李俊民两兄弟利用农闲之余,组织红狼头村返乡的年轻人组成业余艺术团,开始了东风农民画的创作。

20世纪80年代,李俊民创作的《三年五头》,描述了牛的自然繁殖规律,却反映了生产关系变革带来的养殖业的繁荣;创作于21世纪初的《牛养殖》《农耕图》用牛退出农耕来反映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赋予了牛原著更深的社会意义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感。 2003年,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农民画创作,当地还开设了免费培训班,开创了农民画产业。

如今,东风农民画创作团队已达5.2万人。从黑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画享誉国内外,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5000余名村民通过创作农民画增加了收入,人均增收6000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