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大屋高大明亮,厅园结合,装饰精美。
西关大宅(外文名)是清朝时期广州西关地区(今荔湾区)富商兴建的大型住宅。是光复民居之一。 [10]
西关府建筑高大明亮,殿堂园林相结合,装饰精美[10]。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足,高大的正门镶嵌花岗岩。其平面布局以中原传统的中堂房屋形式为基础,基本沿进深方向扩展[1]。通常占地面积较大,富有西关特色。建筑风格多为中式风格。基本结构为砖木结构、三个入口、三个斜坡。屋顶正面有三个开间。门前有青砖石脚,门上有格子和石门。西关大屋进深七间,有客厅、小厅、藏书室、花园。主要由买办和商人建造[2]。
西关大宅具备的条件包括:“三边”布局;由脚门、推拉门、大门组成的“三件套头”;坚硬的山顶;窗台窗;青砖石脚;花岗岩街;露台;青云巷;木楼梯;各种广州传统装饰品和雕刻。民国初期,西关商人的房屋大量被拆毁。最盛时,西关府邸有800多间,如今只剩下不到10间。广州有很多西关民居,大门呆滞,青砖石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西关民居。 199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西关府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