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受启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会代表调研新会陈陂产业园

日期: 2025-01-19 19:02:24 |浏览: 13|编号: 6580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非常受启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会代表调研新会陈陂产业园

“使用这套设备,只需3分钟,即可快速检测新会干的农药残留。”在新会甘枝林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套“便携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引起了调研组的注意。通过这套快速检测设备,新会柑橘可以在田间快速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月19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点击查看会议详情)。会议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观了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新会陈皮产业园“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集成、大服务”建设情况。会上,农业农村部领导上午讨论了新会陈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模化加工”等五个重大专题建设情况。他们对新会陈皮工业园的做法表示肯定,并“深受启发”。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欣荣等领导莅临新会陈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考察。谭家福 摄

文字|南方农村报记者 盛千雨 郑占能 陈智深

协调员|胡念飞 周晓峰 冼伟峰

新会区委书记文彦表示,2017年,新会陈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新会区新会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种植户5000户,合作社300多家,新会陈皮产业总产值目前达66亿元,吸引社会投资超过30亿元,拥有龙头企业12家、经营实体1000多家,培育了“中国第一”。陈皮库存1个”,加工产品品种100多个,带动陈皮产业就业5万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88万元。 2018年,在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新会陈皮”品牌位居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第41位,价值89.1亿元。

大型基地实现绿色、优质、高效生产

新会甘芝林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新会区新会甘惠城梅江种植基地。基地占地2000亩,由8家中小型家庭农场共同经营。是新会“大基地”示范建设主体。 “甘枝林现广泛使用电讯监控、气象监测站等10多种现代农业设备,采用生态绿色防治,坚持机械化除草。”甘枝林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叶柏林向调研组介绍。在甘芝林农场,自动气象站和智能物联网农业监测设备尤为引人注目。

与会代表调研新会陈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基地”发展情况。程琪 摄

新会区副区长黄瑞楼向调研组介绍,新会区正在大力推进“大基地”建设,包括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推进绿色标准化种植、提高监督管理能力、盘活土地流转等种植利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已开始推动种植规模和质量的提升。

规模化加工打通三产融合关键点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依托县域在主产区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产业链尽可能留在县域,改变原材料销售格局而我们新会陈皮,真的希望把加工产业留在新会,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到好处。”黄瑞楼告诉调研组。

19日上午,调研组来到李工研发加工园区,调研新会陈皮“规模化加工”发展情况。江门市立工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甘普茶、陈皮糕等纯手工食品加工。成功打造“巧宝”品牌,拥有新会陈皮相关国内授权发明专利9项。 。 2017年,力工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新会陈皮加工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与会代表调研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模化加工”发展情况。程琪 摄

“说起加工产品,相信大家对甘普茶已经非常熟悉了。近年来,甘普茶的销量增长非常迅速,也带动了云南、英德等地茶产业的发展。 ”黄瑞楼介绍,不仅是甘铺茶,新会还大力推动陈皮加工业发展,目前已建成45亿元的陈皮加工业集群。 ”

大科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大科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会目前已建有陈皮相关研究院8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产学研合作基地20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获得科研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50余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000余名。园区150多家加工企业自主研发自动化机械设备近百台套,实现新会柑自动清洗分级、自动去皮、挖浆、茶叶灌装、低温干燥、包装、和标准仓储。

与会代表调研新会陈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科技”发展情况。谭家福 摄

在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团队在陈皮酶生产线前停下。 “以前,新会甘的橙浆都是被丢弃的,但现在政府鼓励企业研发技术,对橙浆进行再利用,变废为宝。”新宝堂董事长陈宝忠说。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有110年历史,是一家具有深厚品牌文化的“广东老字号”企业。近年来,新宝堂与八所大学、两家三级医院和一家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建立了产学研和商业合作关系,推出了“陈皮酵素”系列产品,并用技术帮助延伸新会陈皮产业链,成为新会陈皮“大科技”示范企业。

与会代表调研新会陈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科技”发展情况。谭家福 摄

不仅是新宝堂,产学研各方持续深入的合作,改变了新会陈皮产业以销售原料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科研为支撑,培育陈皮深加工新产品和陈皮加工新产业集群。逐渐初具规模。利用新会陈皮等资源,开发推出“陈皮果酱”、“陈皮酒”等30多个产品。

大融合催生全产业链新动能

“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累计投入超过8000万元,支持新会陈皮三产业融合发展。”黄瑞楼向调研团队介绍,“融合花园”、“小岗”“香辰皮文创园”是两大融合标杆,年销售额超3亿元,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在成为旅游新地标的同时,已有150多家企业入驻,以标杆机构带动三业融合。 。

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有限公司是新会陈皮“大整合”示范企业。 2013年,陈皮村三产融合园区正式建成,集陈皮种植、深加工、仓储、鉴定、交易、电子商务、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特色餐饮等产业于一体。入驻商家超过200家,2018年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带动平台整体销售额3.2亿元。 “园区以陈皮文化为核心,融合多种资源,形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格局。”陈皮村村长吴国荣说。

与会代表调研新会陈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一体化”发展情况。谭家福 摄

2018年,新会陈皮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0亿元、45亿元、11亿元,比例为15:68:17。同时,新会还采取了“陈皮产业+文化”、“陈皮产业+旅游”、“陈皮产业+公共品牌”、“陈皮产业+金融”、“陈皮产业+电子商务” ”、“陈皮产业+健康”和“陈皮产业+“仓储物流”7大模式搭建企业与农户合作平台,在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新会”。 “陈皮”在区域品牌百强中排名第41位,价值89.1亿元。

大服务“一门”办理陈皮相关业务

在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公共服务中心,调研组调研新会陈皮产业“大服务”发展情况。

“大服务”保护大产业。近年来,新会区整合政府、协会和社会资源,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出台了一套建设规划和两套制度(财政、奖励补贴),成立了新会陈皮工业园管委会和公共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提供“一门”办理与陈皮有关的所有服务,涉及政策、管理、金融、技术、电子商务、农资、农业技术等八项主要服务,坚持“大服务”推动陈皮发展陈皮 行业。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新荣等领导参观新会陈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

谭家福 摄

据了解,为支持新会柑橘种植和新会陈皮加工发展,新会区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贴息资金,最高贴息贷款基础利率80%,开展新会柑橘种植和新会陈皮加工项目。陈皮“政银保”合作贷款,免费。个人和合作社的抵押信用贷款限额为50万元,市级以上公司、企业或合作社的抵押信用贷款限额为150万元。此外,新会区推出了名为“陈皮担保贷款”的合作贷款,贷款规模每年5000万元;并提供“陈皮保险”赔偿,陈皮产品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遭受损失时,有权获得赔偿。“新会陈皮相关业务可到我们公共服务中心咨询、了解和办理”。黄瑞楼说道。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