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故都——淄博
城市简介
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412万。辖张店、博山、淄川、周村、临淄5个区,桓台、沂源、高青3个县。
淄博是一座结构独特的“集群”城市,境内火车站多达13个。各辖区具有相对独立的城市功能,具有各自的经济文化优势。临淄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封姜尚为齐国,建立齐国,定都营丘(今临淄北)。齐国历来重视经济发展和政治创新,以文明天下。春秋时期,齐桓公重用管仲,富国强兵,成为“千乘之国”、“五霸之首”。作为齐国的首都,临淄经过800多年的发展,成为东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这里文物古迹众多,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淄川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故乡。蒲松龄故居和聊斋花园让人感受到狐仙世界的奇妙。博山自宋代起就生产陶瓷,是中国五大陶瓷生产基地之一。明清时期,这里还是以内画壶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琉璃的生产中心。周村被誉为“山东第一村”。清初,这里成为丝绸、铜环、铁器等手工艺品的繁盛地区,也是华东、华北地区的商业集散地。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商场和丝绸市场街。
风景优美的步道
齐故城遗址位于淄博市临淄区新店城北7公里处的齐都镇。是周朝齐国的都城。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古城由大城市和小城两座城组成。大城市南北长近4.5公里,东西长约3.5公里。小城在大城市的西南角,它的东北延伸到大城市的西南角。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小城是国王居住的地方,又称宫城。大城是官民商贾的居住区,又称阔城。这里有大量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地上地下文物古迹丰富,有城墙、城门、墓葬、台基、宫殿、古排水通道以及众多炼铁、炼铜、铸币等作坊。
齐国历史博物馆位于齐故城遗址东部,是中国十大异型博物馆之一。它以连接齐国大小古城的形式建造,面积2600平方米。东、南各有两扇拱形圆门。门楣上嵌有“齐琼元府”四个金色大字,寓意“第一处收藏展示齐代精美瑰丽珍宝的地方”。其内部装饰采用汉代风格,古朴、典雅、独特,使展示内容和形式与外部环境和室内氛围相得益彰。
东周马殉堂位于淄博市临淄区河崖头村西。是齐国第25代王齐景公的陵园。牺牲的马匹有六百多匹,都是壮年战马,而且都是骟马。马匹排成两排,前后叠放。它们的形状就像奔跑和接近战斗。其数量和规模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从此,丧葬习俗就能体现当时齐国强大的国力。
中国古车博物馆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岐岭镇后里文化遗址。是当代中国第一座最系统、最完整的集古代车马遗址和文物展示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分为春秋车马陈列馆和中国古车陈列馆两部分。该车马坑年代早、规模大、设施齐全、保存完好。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1990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蒲松龄故居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蒲松龄(1640—1715),字留贤,又名六全居士,淄川人,中国17世纪著名文学家。他一生著作颇多,代表作《聊斋志异》脍炙人口。 《聊斋志异》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古典文学杰作。现存491回,大多是花妖、狐精、鬼怪、或奇人怪事的故事。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舍。该院坐北朝南,有前后四进,西有侧院。门楣上挂着郭沫若题写的“蒲松龄故居”匾额。正房、厢房按历史原貌修复陈列。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得益彰。故居东侧有柳泉,蒲松龄在此设茶待客,收集民间资料。他的墓地也在这里。
聊斋花园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AAA级风景区。是以聊斋故事为主题、融人文与自然于一体的团体型大型旅游景区。园内有蒲松龄艺术馆、狐仙园、诗隐园、聊斋宫等景点。建筑风格独特、新颖、宏伟,在中国绝无仅有。漫步此园,可以让你抛开世俗的烦恼,充分体验一代文学大师蒲松龄笔下的鬼狐世界、黑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