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两会专题报道|唱响最美和谐——我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回顾

日期: 2025-01-19 09:02:16 |浏览: 10|编号: 6570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全市两会专题报道|唱响最美和谐——我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回顾

非遗游览、大型机械灯光展示、晋剧表演……刚刚过去的农历正月,我市精彩的文旅活动和独特的消费场景吸引市民走出家门,感受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活力。 。火爆的背后,是我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唱响的最美和谐声。

娘子关瀑布。

2023年,我市紧扣省委、省政府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和开启文化旅游新篇章的目标。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供给质量,做强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链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转型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泉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娘子关风景区是我市旅游龙头企业。冬季,景区内形成“冰瀑布”,恒温地下泉水喷涌而出。景色令人惊叹,成功成为央视粉丝,吸引更多游客来到阳泉。阳泉的美丽还不止于此。这里特色景点云集,美食和美景更是令人难忘。

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是我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文化旅游康养产业是新兴产业。它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医疗健康和养老产业等产业的融合。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我市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康养资源,印发《阳泉市文化旅游康养领域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2023年行动计划》,聚焦九项重点任务,提出四点保障措施推进全市文化、旅游、医疗卫生领域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加快创建文化旅游养生示范区,娘子关泉上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关山书院文化旅游养生基地、蔚县梁家寨养生养生度假区建设有序推进;持续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平台,“阳泉记忆1947”文化公园入选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省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郊区入选第三批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已通过省全区旅游初审。桃林沟桃河民俗文化园入选省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汉河沟、石家塔、上千木坪等7个旅游村成功创建省级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市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4个市级旅游休闲街区、4家“三家”精品民宿、 6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评选公布。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已完成市场主体培育365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360户。

我市围绕构建“三条腿、多点支撑”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重点抓项目建设,重点规划推进9个文化旅游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创建领先的优质景区,推动娘子关、谷关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发展,完成娘子关景区“桃花源”精品民宿主体工程、景区内部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谷关景区长城文化展览馆已竣工。藏山风景区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深入挖掘“忠义文化”内涵,改善住宿条件,打造特色美食,打造《赵氏孤儿传奇》实景演出。百团大战遗址公园推进“五指沟”战役遗址保护维护工程建设,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求学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实施百里太行山水画廊项目,完成规划方案初稿,推进13个储备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99亿元。加快“一县一景”建设,包括平定县关山风景区提标改造工程、蔚县大奇温泉工程、郊区翠峰山风景名胜区提标改造工程、“一站一景”市区“老街”和“阳泉老街”建设项目、矿区银园项目。别墅改善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创造文化艺术杰作

我市坚持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树立高质量意识,持续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文化艺术精品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市晋剧院创作的晋剧《铸城》、市文化中心创作的广播剧《采华佗》荣获第十三届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市文化中心创作的广播剧《山村红老师》与歌剧《心中有爱》入围2023年第二届山西戏剧年度推荐《巅峰之路》最佳剧本《山村红老师》获2023年山西省戏剧年鉴推荐最佳剧本《巅峰之路》最佳剧本,小品《拆菜园》获2023年山西省舞台美术优秀程序创建支持。为期五天的“畅谈阳泉历史文化,展示阳泉艺术魅力”阳泉金剧团艺术成就在太原市梅兰芳剧院举行,传播了我市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定沙器制作技艺保护单位平定县官窑沙器陶瓷有限公司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项目保护示范基地;郊区三泉村“乡村晚会”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大地之歌·四季乡村晚会”示范工程;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积极打造全国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娘子关景区和“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文化和旅游部开展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我市平定冠窑砂器陶瓷有限公司、阳泉市石林竹雕塑工作室、山西慈艺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24年省传统工艺保护发展基金扶持项目名单。

创新文化旅游推广营销

2023年8月14日晚,伴随着清爽的秋晚风,我市首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各界嘉宾齐聚阳泉,共话友谊,共话合作,让阳泉文化旅游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重点。这是我市创新文化旅游推广营销的缩影。

独特的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可以提升我市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增加品牌影响力。我市举办全市首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并举办“相约阳泉·2023长城”主题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提升了阳泉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创新文化旅游宣传营销,持续推介阳泉文化旅游品牌,深入开展客源营销。在邯郸、邢台、保定、石家庄、太原、忻州、长治等地举办7场阳泉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拓展重点区域。客源市场促进资源互补、线路互联、客户互运、宣传互动。扎实做好主场营销,精心策划中国旅游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和最美文旅推荐官招募评选活动,举办30余场以“太阳季文化四”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四季阳泉”,并评选阳泉市第二批“红色文化研学基地”3个、“研学实践活动基地”10个,开展品牌化、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推广营销我市文化旅游资源。

我市积极参与全省联合营销,融入全省文化旅游推广营销圈,实现集团营销、市场共建。深入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围绕“阳光一城、太行泉源”品牌建设,突出宣传阳泉文化旅游核心资源,编制发布新版文化旅游宣传册、文化旅游宣传视频和阳泉旅游地图。充分利用“山西大美太行”网络新媒体阳泉景区打卡促销活动作品,在中秋、国庆假期前进行二次推送,持续发挥文化长尾效应旅游推广。

同时,滨河新天地商业广场、兴隆步行街、“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西河滩、大阳泉村、小河村等6个夜间经济点上线,显着增加城市“烟火” 。蔚县建成旅游综合智慧监管平台,娘子关建成智慧景区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全市A级旅游景区首通免门票活动,落实大规模旅游接待奖励政策。从经济指标看,2023年,全市重点监测景区游客量将增长4倍,旅游门票收入增长2倍,旅游营业收入增长2.1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