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为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先行区注入强大动力

日期: 2025-01-18 14:02:15 |浏览: 8|编号: 6552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阳朔:为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先行区注入强大动力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展开;时间的底色因奋斗而变得更厚重。

阳朔是桂林旅游的一张名片,是桂林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排头兵”。近年来,阳朔县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旅游胜地阳朔高质量旅游发展试验区的目标,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桂林市一流旅游城市,注重实效、艰苦奋斗、抓落实,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如今,阳朔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旅游胜地”向“居住地”转型升级,打造“画山水、居阳朔”的居住地新形象”。

从“新”出发,迈向“世界一流”

2006年、2007年连续跻身广西经济发展十强县。近年来,连续六年跻身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07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成为中国旅游人数最多的旅游县。旅游财政贡献率达65%……一系列数字见证了阳朔“旅游强县”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广效果巨大。

一系列荣誉也见证了阳朔旅游坚定前行。

近日,记者在阳朔县标志性建筑“戏剧塔”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不少国际品牌的标识已挂上。据该网站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开业。

“桂林的旅游业无疑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旅游、购物这个重点上一直缺乏标志性的商业集群。我们创建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填补这个市场空白,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提升阳朔旅游业的‘商业创新’。”项目负责人刘平介绍,该项目总投资超过33亿元,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是广西首个超过10万平方米的旅游购物城。

记者获悉,阳朔县于2023年推出“海旅免税·阳朔超体”项目招商引资。该项目是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首个“走出去”开业的项目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项目以海南旅游免税会员购买和海丽超体折扣产品为核心引领,引入相关业态作为引流配套设施,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旅游购物城。

如今,新消费形势下,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呈现出品质化、丰富化、个性化、体验化的特点,这对旅游供给和服务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阳朔,鸡窝渡村的变化也见证了阳朔旅游的完善和升级的过程。该村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发展高端民宿养生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入选2021年“宏伟广西乡村振兴”30个特色案例之一,2023年被评为自治区改革一体化十大优秀试点村之一。

“与宾馆、酒店不同,民宿能很快被市场接受,首先是有温馨、有氛围。在鸡窝渡村众多民宿中,我们家的特色主题是山水禅意的生活体验。通过打造“沉浸式” “在住宿方面,我们基本消除了行业淡季。”竹创兮寓营销经理梁兆跃说,民宿现在可以实现600万到600万的销售额。每年800万元。

如今,吉窝都拥有筑窗西域、良宿、聚龙小镇、吉云上苑、闲心人家等20家中高端民宿酒店,以及10余家住宿。 “每一家都在打造自己的特色,未来我们的民宿很有可能成为旅游的‘目的地’,山水更是锦上添花。”阳朔镇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鸡窝渡村有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主要经营竹筏漂流、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汽车租赁等,旅游已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到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改造前的18000多元增加到41000多元。

阳朔的旅游发展从未停止过。近年来,阳朔不断提升外向型文化和旅游经济,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向海求强等战略机遇,积极参与东盟经济合作。经贸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经济活动,成功举办创建世界级旅游城市先行区智库大会,展现出更加开放、更加强劲的发展主动性。此外,该县“县乡点、点对点覆盖、全域融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全链条文化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实现独特的文化旅游优势更好转化为旅游精品。开放发展优势。文化旅游产业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阳朔西街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印象·刘三姐》被评为国家级旅游演艺代表作。阳朔西街、《印象·刘三姐》入选“桂林经典”名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显着增强。

“我们将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批准为动力,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敢挑起历史包袱,切实肩负起使命,从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中解决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市取得突破性进展。”阳朔县委书记周岩说。

“种草工程”畅通经济发展“动脉”

近日,记者来到富里镇漓江大桥施工现场。大桥主体已基本成型。目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福利侧和龙段模板拆除、套管止水带拆除转移、材料分类收集、逐步清理场地等工作。

“目前福利桥主体结构施工已进入最后阶段,福利侧引桥预制梁已架设,主桥边跨已​​合龙,剩余2米中桥合跨段预计于5月12日完成,至此,整座大桥将进入附属结构施工阶段。”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以往从桂林到阳朔旅行,印象最深刻的不仅仅是沿途的“风景优美”,还有脚下的“交通困难”。

桂林至阳朔高速公路旁,一座全新的汽车站正在进行收尾建设。记者从项目部获悉,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4.96亩。车站设计日载客量1.5万人次,设有公交车停车位148个,小汽车停车位500个。项目规划包括主站房(含城市航站楼)、行车公寓、旅客服务中心、修理厂综合体、架空双层停车场、检查站、洗车站、车站广场等,总投资11878万元。一期工程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阳朔县汽车总站项目是提升阳朔综合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带动我县旅游交通发展,助力阳朔打造世界旅游胜地阳朔高质量旅游发展试验区。桂林市国家级旅游城市。阳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主任黄晓雪说。

阳朔县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地建设如火如荼。 2024年,阳朔县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加大。预计协调推进自治区和桂林市重大项目30余个,总投资超过2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23亿元。

近年来,阳朔遵循一个项目联系县领导的原则,努力保持县领导联系项目的连续性,按照县领导分工统筹安排。最后,阳朔制定了2024年县领导跟踪推进服务的111个重大项目计划,其中重中之重20个,重大项目91个。总投资577.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98亿元。一批高质量重大项目推进,也为创建世界级旅游城市先行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建设是主战场,项目建设是试金石。

在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阳朔也以更大的决心发展工业。 2023年,阳朔县经济持续发展壮大,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131.55亿元,同比增长5.5%,位居全市第二;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3.8%和6.7%。全年接待游客2111.43万人次,同比增长75.92%;旅游消费总额300.29亿元,同比增长79.76%。其中,入境游客98714人次,同比增长899.84%;国际外汇收入3466.73万美元,同比增长1095.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8201元和24774元,同比增长4.6%和7.6%,成功跃居全市第一。

日本村庄的鲜花焕发活力

77根竹筏连成一条825米长的“龙”。在80多名船工的协同操作下,在两岸数万名游客和村民的欢呼声中,它蜿蜒在遇龙河上。

玉龙村位于阳朔县白沙镇,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村。从事旅游业的人员800余人,其中遇龙河椽子600余人。玉龙村也因其每年的“万元”分红而频频走红网络。加之自然资源丰富,玉龙村形成了以旅游、花卉苗木、金橘种植为主导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格局。近年来,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乡村版的‘西街’,现在我们想依托和美村项目,整合全村的资源,让村里实现最大程度的‘商业化’,留住更多的人。” ”。玉龙村党支部书记冯志伟表示,随着特色产品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该村全力打造“旅游+产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开发了“龙巡”夜游新业态,计划打造环遇龙河休闲农业旅游圈。 ,实现沿线民宿、餐饮、商铺等服务业共同发展。

与遇龙村一样,高田镇龙村也位于遇龙河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流经龙村的金宝河是阳朔县打造“一河两河”旅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划艇、竹筏漂流、飞拉达、跳伞、高端民宿、文化创意产业等业态都可以在这片喀斯特景观中找到合适的场地。

在新修的龙潭至龙村旅游路上,记者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结伴骑行或徒步,十分惬意。 “现在遇龙河风景区人流量大,所以朋友推荐我们来到龙村新码头。虽然还处于试运营阶段,但也让我们感觉发现了一个‘宝藏’。” '。”桂林大学学生肖璐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龙村作为阳朔县农业、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户外运动核心区,将成为阳朔旅游新的增长极。目前,龙村、梅村各项目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龙村至龙潭全长2060米旅游产业公路建设工程已建成通车。该公路已成为遇龙河国家旅游度假区经龙潭村通往龙村的纽带。旅游黄金通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遇龙河、金宝河、凤凰河开发不断深入,宜居乡村、产业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文化新格局沿江旅游开发逐步形成。近年来,阳朔县持续推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民族风情、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等沉浸式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李家等乡村振兴精品村品质。新村和桥北村,建成了一批休闲度假村。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精品村。以阳朔镇高州村、白沙镇玉龙村、高田镇龙村为推进宜居乡村、产业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突出重点、跨区域推进、走向美丽乡村着力强“基”、美“面”、强“里子”,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升级样板。

“加快宜居乡村、产业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村庄规划,凸显‘一村一景、一文化、一特色’的传统乡村魅力,持续提升“画山水·居阳朔”的品牌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我们也将围绕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在业务上下功夫,让更多人受益于乡村振兴时代的发展。秦说太平,阳朔县委副书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