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望最早的公园

日期: 2025-01-17 18:03:12 |浏览: 31|编号: 6531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平望最早的公园

今天我要说的是平望最早的公园。过去,平王镇只有私家园林(如吴家的巴雅花园)。直到1956年底,全镇人民才发动起来义务劳动,修建了第一座公园。地址在四浜荷花池北岸,恒街以东,隔河相望。公园正门坐北朝南,正对荷花池。入口右侧的柱子上写着“平王公园”四个大字。

在平望公园大门前拍照

荷花池(摄于1939年)

莲花池原是树圣寺内的一个池塘。面积大,无荷花,水清。映波湖的水从南边经西塘街的泄水桥流入池塘。南四河自西向东注入池中。横岗的水从北边经过一座小木桥流入池中。荷花池四通八达,穿过泗浜的小河与石河相连。可以说是平旺镇西南角水流的“集散中心”。每当夏天太阳落山的时候,人们就经常来这里钓鱼。经常能钓到大草鱼、鲤鱼等。 小时候,我经常在我家的河桥口钓鱼。沿河人们还在河边、池塘里养鹅、鸭。每天晚上,只要主人一叫,鹅鸭们就会乖乖地上岸,回到自己的窝里。

特别黎明钟声

映波湖(摄于1958年)

公园前的池塘是泽国水乡的典型布局。一片碧水衬托着新建的公园。公园原址为王家墓和刘家花园,占地约四亩。修建公园时,在西南角挖了一个30多平方米的池塘,挖出的土堆在废弃的王家坟上。堆成一座小土山,四周假山石砌,上面建有六角亭。种了花草树木,还有石桥。

在六角亭前拍照留念

公园东南侧有三田四烈士墓。墓前有一块木制墓碑。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过长江,国民党军队南逃。人民解放军火速解放上海。当时,有不少军队经过。 5月8日下午,第三野战军汽车兵团暂时驻扎平旺。镇上及附近乡村的所有空地都停满了满载大炮、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的十轮卡车。当天傍晚,一架国民党飞机突然从东边猛冲到平旺上空,投下了六枚炸弹。瀛州湖畔洗衣服的三名士兵和七常巷口喂马的一名士兵壮烈牺牲。

平视映波湖

由于战事紧急,不能拖延,部队只得委托镇干部负责后事安排。先葬于王家墓一角,立木墓碑。当时想知道烈士的名字已经来不及了。后来只知道罗、浩、狄三名士兵,却没有找到另一个名字。 1956年春,烈士墓得以重建。花岗岩被竖立起来。 “三田四烈士”纪念碑。

墓旁原有鱼塘,面积约40平方米。周围环绕着梧桐树和竹葡萄架。在现有的建筑内开设了一家茶馆,附近有四个大厅。它被植物和鲜花包围着。居民们无论老少,都经常来这里喝茶、休闲。

清平王志瀛湖总图

每当春天来临,公园里鲜花盛开,小兔山的六角亭里不时传来优雅悠扬的越剧声音。孩子们在空地上放风筝。它们色彩斑斓、形态各异,漂浮在蓝天上,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景象。

1968年文革期间,县供销社在此修建商业楼,平王公园被毁。后来,莲花池、四浜、横岗、南四岗等都被填平为土地。原来的样子只能在记忆中回忆……

平望瀛洲湖生态公园

关于作者

顾平波,1936年出生于平望镇四榜。当时,抗日战争爆发,父亲以英波平波湖金童打败倭寇石猴的故事为作者命名。莱克希望能出现一个“金童”,打败日本侵略者,侵华战争从此和平。作者1948年毕业于树圣寺小学,当时平旺还没有中学。十二岁时,作者独自离家去外地(苏州、震泽、上海)求学。 1958年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分配到陕西省第五机械部军工工厂工作。 1973年调回南方,在上海航天局所属研究所工作。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主任。 1996年退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