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德耀|兴鲁集团真情助力燕燕新村建设

日期: 2025-01-17 14:02:19 |浏览: 5|编号: 6528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古蔺德耀|兴鲁集团真情助力燕燕新村建设

图/文/编辑张在飞/张申元

介绍:

岩岩村位于德耀镇南部,是重点贫困村。作为盐岩村的帮扶单位,兴鲁集团认真工作,精准帮扶,积极发挥作用,用实际行动投身于盐岩的脱贫攻坚事业。

“在党的政策和兴鲁集团的帮助下,2015年以来,养猪收入已超过脱贫标准”!岩岩村五组贫困户谢启龙说。妻子早年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父母年老体弱,母亲因身体残疾无法站立需要照顾,小女儿还在上初中。一家四口只能靠他的劳动养活全家。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兴鲁集团多次组织人员深入他家,帮助他家发展产业,解决具体困难。如今,谢启龙正在大力发展生猪、养牛、养鸡产业。在他的努力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他正在逐步走出困境,实现脱贫致富。

谢其龙

“以前下雨的时候,我们就得在齐膝深的泥里艰难地行走,孩子们学习、我们出行都不方便,更不用说去市场卖猪、牛、羊等了。”岩岩村六组贫困户顾俊昌说,他家住在六组的一个山坡上,在山林之间。从村委会通往六组的道路是崎岖、陡峭、狭窄的土路,路面有小雨。车辆潮湿时无法进出。在如此艰难的山路上,出售的生猪必须由人力搬运到两公里外的地方,老板才能购买。群众出行成了最大的难题。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岩岩村六组是连接箭竹乡与玛尼镇麻城的要道,是销售、生产、基建物资交通网络畅通的枢纽。 2017年,兴鲁集团领导经过多方考察,决定投资25万元,完成岩岩村六组最后2.2公里的硬化工作,改变了岩岩村六组硬化道路无法通行的历史,极大便利了岩岩村六组道路硬化。为群众出行,为群众致富铺路。路。

2018年,为改善岩岩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行条件,为当地农产品运输和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兴鲁集团提供补贴27.5万元,修建了9.2公里的门口助力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增收。 。

方便的步道

道路问题已经解决。如何充分利用村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支柱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是兴鲁集团面临的又一难题。为充分了解村里自然条件和群众意见,兴鲁集团第一书记和村班子成员走进山林,走进田野,走访群众,寻找特色种植养殖符合当地发展的产业。 2016年,补助35万元新建养猪场,67户贫困户以股权分红的形式获得养猪场的年度分红。

新养猪场

2017年,经过对岩岩村自然资源的全面考察,发现有6个组团适合种植苦竹产业。于是,兴鲁集团领导带领岩岩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来到纳溪区苦竹产业基地考察学习。补贴资金1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劳务服务等方式,以“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形式种植苦竹300亩,带动20户贫困户就近务工增收。

苦竹基地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兴鲁集团的大力帮助,为我们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苗寨文化广场,支持产业发展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燕燕村的发展做出贡献!”村支书顾银才高兴地说。 2015年以来,补助40万元支持该村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补助11万元建设苗寨文化活动场所,补助10万元修建通往村里的小桥涵村委会给予入户项目产业补贴和启动资金支持。 77.46万元为芙蓉小学117名学生提供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22.9万元用于支持村社会事业发展,3万元用于开展基层活动,为贫困户送温暖。

兴鲁集团公司领导及党外人士到村帮扶群众130余人,累计拨付到岩岩村补助资金261.86万元。下一步,将安排资金为岩岩村非正常死亡牲畜尸体修建两个罐体,为贫困户修建鹅棚,并继续支持村文化广场建设和村产业发展。

鹅养殖基地

如今,走进古蔺县德耀镇岩岩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纵横交错的乡村硬化路、一条条便捷的道路直达千家万户、一座美丽的党群服务中心、一座座美丽的党群服务中心。特色鲜明的苗家文化广场、规模宏大的苦竹基地、鹅棚里徘徊的大白鹅、领取分红的贫困户、欢声笑语地聚在一起制作传统服饰的苗族妇女……全部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兴鲁集团的实际支持。

苗族文化广场

兴鲁集团慰问活动

“作为兴鲁集团的一员,我感到巨大的压力和责任。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从思想上改变贫困群众等、靠、需的落后思想。通过新风尚宣传队伍、人居环境卫生改善、知识培训、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群众致富能力,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 贫困。”岩岩村第一书记王顺飞说。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公司领导多次深入岩岩村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工作。他们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着力提高脱贫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创建新燕燕。

-结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