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登寺:阿坝县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日期: 2025-01-12 15:05:05 |浏览: 20|编号: 6449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格尔登寺:阿坝县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格尔登寺位于阿坝县西北角,是目前阿坝县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夏末的一天,我和人民出版社的几位摄影朋友一起,再次走进格尔登寺。我看了一下这座在广大西藏影响力很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昨天和今天。更详细地了解它。

格鲁派俗称黄教,组织管理严格,学经修行体系完整。它是藏传佛教喀巴大师创立的一个教派。据《阿坝县志》记载,明朝永乐九年,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察科阿旺扎巴回乡弘扬格鲁派佛法。他发愿要兴建108座格鲁派寺院,以完成弘扬格鲁派佛法的重任。当年,他在阿坝县安斗乡华洛村创建了安多地区第一座格鲁派寺院——阿坝县安斗寺。次年,宗喀巴大师的另一位弟子荣庆根登健木神也受宗喀巴大师的指点来到阿坝县,在该县荣安乡格登玛村建立了荣贡寺。寺院(这座寺院是格尔登寺的主寺),后来又在附近修建了规模更大的喀拉日寺。阿旺扎巴等人参加了开光仪式。三世荣贡噶登活佛在若尔盖县创建了那摩嘉登寺。清嘉庆五年,阿坝县麦桑地方长官阿卜楞(女)请那莫吉登寺五世活佛为麦桑部落的最高上师、护法神。家庭。后来,清同治九年,麦桑地方官员从罗尔根那莫格登寺迎接第八世格登活佛罗让钦里来到阿坝县,并在阿坝县阿坝镇西北角创建了今天的格登寺。去寺庙吧。

格尔登寺始建于1860年,现寺院面积1.8平方公里。据说该寺是由两座寺庙合并而成。 1723年,高僧朗沟平措在阿坝县附近建立寺院(楞沟寺)。 1870年,他将寺院交给八世格尔登活佛洛江千里丹巴嘉木措。两寺合二为一,后来发展壮大,成为现在的格尔登寺。如今的格尔登寺金碧辉煌,宗教设施、建筑齐全。有大小经堂4座,白塔1座,辩经堂1座,护法殿2座,度母殿1座,活佛1座。宫殿、印刷厂、无数的僧侣房间和祈祷走廊。所有建筑都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尊严和藏族文化的精髓。格尔登寺的僧人主要来自阿坝县,但也有来自全州其他县以及甘孜州、青海省、甘肃省等地的僧人。

任何寺庙都有与寺庙发展壮大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格尔登寺也不例外。由于格尔登寺规模宏大,其组织管理、学习修行制度也更加严谨、完善。格尔登寺的最高领导是堪布,负责寺院的全面工作。第二位是堪布,主持佛教活动。第三位是铁榜喇嘛,他是寺院规矩的执行者。最后,他是每个团队的领导者。格尔登寺共有13个团体,研究佛教哲学、经、密、世界论、医学、天文学等。根据僧侣的文化水平和佛教造诣,授予不同的佛学位。

格尔登寺的核心建筑是经堂和白塔。经堂是寺院活佛讲经和僧人学经的主要场所。格尔登寺现有经堂四座,其中最大的经堂于1987年修复重建,面积数千平方米。眼前矗立的经堂是目前格尔登寺最大的经堂。如果我们从外观上看,我们会发现整个经堂的形状就像佛教中的坛城,略显方形。经堂的四壁是白色的,靠近屋顶的地方有一个黑褐色的圆圈。这圈深棕色的墙是用经过防腐、防虫化学物质处理过的高原灌木制成的,然后捆扎牢固,切成与墙体厚度相同的短棍,然后砌入墙体中。这种分支墙不仅美观、具有装饰作用,而且还具有通风、透气、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的功能。室内的水蒸气通过分支墙的缝隙排出,也起到了防潮的作用。

经堂前挂着巨大的帷幔,寓意深远。相传萨迦派萨迦班智达耿尔甲木岑(人名)与外道僧人辩论经典,获得胜利。后来,外道僧圆济、萨迦班智达更尔甲木尘出来与外道僧人争论。由于他的恭敬和尊重,他将头发束在幔子里,挂在经堂前。如今,这样的帷幕一直挂在格鲁派寺院的祈祷殿前,充分说明了各教派在长期的竞争中保持着相互吸引的特点。经堂覆盖琉璃瓦,显得更加华丽、雄伟。经堂正面有镀金铜双鹿轮,代表佛陀在野鹿园说法时的情景。因为佛法深奥深奥,连野鹿也能听得见。上帝。双鹿轮上方有沐浴瓶,又称吉祥物,象征“吉祥如意”。经堂顶部还分布着大小胜利楼6座。它象征着格鲁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战胜异教。阳光照射在经堂顶部的琉璃瓦上,镀金的青铜双鹿法轮和胜利旗帜更加耀眼夺目,让整个经堂显得更加金碧辉煌。

经堂前的水泥广场平坦宽阔。每逢重大节日,这里成为各种佛教活动的中心场所。站在广场中央,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经堂的威严与威严。从广场拾级而上,首先进入的是经堂前殿。中间有20根柱子。柱顶雕刻着各种藏式图案。每根柱子的顶部还雕刻着神像或佛像。雕塑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充分展示了藏族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经堂前殿周围分布着长约2米、宽约1.5米的壁画10幅。按顺时针方向看,分别为:祈求万物长寿图、山神集结图、生死轮回图、东南、西北四大天王、弥勒佛。主、人、神聚集的图画。各种壁画笔法精湛,人物栩栩如生,显示出极高的绘画造诣。

由前殿正门进入,即进入经堂正殿。当人们进入经堂正殿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数高约15米的巨大方柱矗立其中。共有108根方柱。有的方柱上刻有龙纹或藏纹,有的方柱上刻有龙纹或藏纹。柱子上挂满了元络珠帆。每根方柱顶上都雕刻着表情各异的佛像。方柱之间还悬挂着大小不一的飞扇。其中,经堂正殿前悬挂的巨大飞扇是用孔雀羽毛制成的。孔雀羽扇的对面是寺内最大活佛的宝座,右侧是堪布的宝座。活佛宝座前为僧台。整个经堂大殿约数千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名僧侣同时诵经。活佛宝座后面是佛架,藏语为“格涅让嘎瓦”,意为供奉菩萨的地方。佛架上供奉着历代大大小小的佛像和格尔登活佛塔3000多尊。供奉的大大小小的佛像中,最大的高约8米,重达数千公斤。据说,当时用了一辆大卡车来往佛像里装满经文。最小的高仅15厘米,重约0.5公斤。其中一尊佛像高约0.5米,名为弥勒佛。据说是用1000多年前从印度带回来的原材料雕刻而成的。堪称格尔登寺经堂内供奉的最珍贵的佛像。有一尊高约5米的佛像,名叫大卫石岗。传说下半身是人造的,上半身是天然的。佛像外貌各异,服饰各异,姿势各异,面部表情变化微妙(佛像3000多尊,风格3000多种),充分展示了藏族精湛的雕刻艺术。活佛宝座后面,佛架正上方是藏经阁,藏有大藏经5000多套。经堂内还藏有50多幅唐卡和20多幅壁画。这些唐卡和壁画共同记录了格尔登寺的发展历史。

经堂内部呈四合院布局,中间有内天井,与二楼屋顶平齐。大殿环绕内天井,两端内墙与内室形成“凸”字形。二层为客厅或会客室,正殿二层为小经堂,长明灯亮,或诵长经。常年常亮的酥油灯,传达着信众对佛陀的虔诚与尊敬。格尔登寺除了大经堂外,还有几座小经堂。佛教与佛塔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佛教的传播,从此,西藏开始修建佛塔。主要形式有伏波式藏塔、类似侧梯塔的灵塔等,格尔登寺塔属于前者。

格尔登寺塔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从外观上看,它由底座、塔身、塔殿、十三重天、日月顶五部分组成。塔高39米,基座宽600平方米。塔基周围有24座小塔。塔身洁白,屋檐、门窗、塔殿、十三重天、日月顶均饰以鲜艳的色彩,既庄重又和谐。白塔高耸入云,匀称美丽,长期以来一直是格尔登寺的象征。

塔内共有五层。从白塔底部拾级而上。首先来到的是塔一层的千手观音经堂。巨大的千手观音佛像慈祥地端坐在门口。佛像前有三尊小雕像。中间的是松赞干布,左右的是金成公主和文成公主,还有千手观音。佛像背面刻有藏文“唵嘛呢贝美唵”六字真言。另一尊巨大的一古六臂佛与千手观音佛背靠背而立。经堂周围塑有八尊千手观世音菩萨大像。内有内菩萨师尊佛像三尊,六臂一古佛小像千余尊,莲花雕像万余尊。

二楼为无量寿经堂。经堂正面中央供奉无量寿佛,左右分别供奉度母和素毗母。周围供奉着无量寿佛和释迦牟尼佛像4000多尊。

除经堂外,一、二层还设有环绕经堂的回廊。走廊的墙壁上画有80尊印度圣雄像和许多神灵。走廊的佛架上供奉着几尊六臂易古和千手观世音菩萨的雕像。小白塔千余座,经书无数。

三楼是宗喀巴大师的经堂。经堂正面中央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及其左右弟子。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雕像上方的佛架中,供奉着宗喀巴大师和建造格尔登塔的大师克央活佛的五尊雕像。该层经堂内还供奉着宗喀巴大师小佛像1000多尊,释远牟尼佛像1000多尊。

四楼是莲花生经堂。这层经堂不仅供奉着6米高的莲花生大士像及其化身,还供奉着历代格尔登活佛像、空行母佛像和马头像。内有金钢、白伞盖、天师等600多尊佛教神像,还有第八世格尔登活佛洛江陈立的小佛像。

塔的最高层仍供奉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佛像。这层楼外侧的壁画中有四对眼睛,俯视着格尔登寺,称为“佛眼”。传说,患有眼病的人触摸神眼,再触摸自己的眼睛,眼病就会立即痊愈。

寺内供奉的大大小小的佛像有木雕、泥塑、钢制、镀金等。它们表情多样,造型优美,比例协调,色彩鲜艳。它们显得威严、慈祥,充分体现了藏族精美的雕塑艺术。 。僧侣们在主佛像前放置精美的供品和每天必须更换的清水,供神佛享用。看着祈福的僧侣们从佛像前走过,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信徒们对佛陀无比的虔诚。

佛塔除了供奉佛像外,还用来方便宗教人士祈福。塔基周围有祈祷廊。这样的祈祷长廊环绕着格尔登寺,长约二三里。有些是由木头或皮革制成的。现在多用软铜皮制成,上面刻有六字经书。经筒内还装有经书。经筒顺时针旋转。不断地向佛陀传达无尽的祈愿。

格尔登寺除佛塔和大小经堂外,还有辩经堂、护法殿、僧房等。

其中僧房为藏式庭院结构,总体规划分布在寺庙主体建筑周围。护法寺供奉的是寺庙的护法神,藏语意为“嘉康”。格尔登寺护法寺始建于1982年,主要由殿堂、喂桑坛、神箭堆三部分组成。一堆圣箭象征着所有武器都回到了盒子里。世界不会再有战争,人们永远保持和平。这也是我们西藏人民热爱和平的象征。哀桑烟雾表达了榆城信徒祈求吉祥的祈求。据僧人介绍,护法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寺庙及其辖下的僧侣和信教群众。

格尔登寺宏伟的宗教建筑、精美的雕刻艺术、精美的壁画,无不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相信格尔登寺一定会成为游客欣赏的人文景观。一个好去处。

博主精彩之处合集(六)——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特此表示感谢!

推荐:藏传佛教图文简介

,0,0,1.html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