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黄河两岸植树

日期: 2024-12-27 22:03:40 |浏览: 9|编号: 6308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今天我们在黄河两岸植树

总书记亲临河南考察,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他亲自研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规划高层绘制了“共同抓大保障、统筹推进大治理”的宏伟蓝图。让黄河造福人民,地处黄河“豆腐”地段的河南肩负着重要责任。

近年来,我省在黄河沿线地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完成生态涵养带造林29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00平方公里。但仍有1.69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升级黄河生态廊道、美化母亲河,是我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招”。

黄河在我省境内绵延722公里。如何打造生态廊道?

据省发改委消息,我省将根据黄河沿线不同特点,制定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标准,分段明确生态廊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整合森林资源氧吧、景观花卉、休闲健身、治黄文化、古城驿站等功能打造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高效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模式。注重景观设计和园林规划,在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同时,让群众亲近黄河,感受黄河带来的自然美景、田园风光、文化魅力,实现相互依存、相互依存。人与河流、城市的和谐统一。

今天密集开工的郑州、开封、洛阳、新乡、三门峡等地的黄河生态走廊示范项目尤其引人注目。这是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的“样板”工程。

通过在四地率先开展引领性、标志性示范,率先示范、先行标准,同步开展沿黄其他地区生态廊道建设,形成生态廊道建设的生动格局。点对点、全面开花。

今天全省义务植树活动的主场地位于郑州黄河生态走廊示范工程建设工地。

据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主站点义务植树人数限制在300人左右。示范区、县(市、区)人数不得超过200人。植树场地统一消毒,要求参与者全程佩戴口罩。植树活动单独进行,保持距离,不聚集。

每年春天义务植树是很多人的期盼。他们不仅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还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种植新的绿色植物,为美丽河南的建设贡献力量。

根据《河南省强制植树条例》,18岁至60岁的男性、18岁至55岁的女性,除丧失劳动能力外,每年有法定义务植树3~5棵。

特殊时期,不能去现场植树也不用感到遗憾。义务植树已拓展至造林、抚育管理、自然保护、物种动物认养、设施建设、捐献物资、志愿服务等八种责任形式。重点是参与、非正式性和灵活性。

根据国家绿化委员会《全民义务植树责任管理办法》,公民应绿化屋顶、墙面、阳台等1平方米,在单位等公共场所放置花卉(盆)10株。节日期间的街道,完成 1植树任务之一。

您也可以在家中履行植树义务。省绿化委办公室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我省每年以各种责任形式自愿植树2亿棵,直接植树仅占很小比例。

就在今天上午,共青团省委采取线上直播+线下认养的方式开展“播种绿色希望,保卫美丽蓝天”——2020绿色植物认养助力森林建设河南活动,号召观众参加植树节绿色植物认养登记,免费领取绿色植物套件和种子。两个月后,又回收了一批,并以志愿者的名义送给了援鄂医护人员。

大家拾柴火焰高,大家种树成林。大家行动起来,种花种草,热爱绿化,保护绿化,让中原大地一年比一年绿,让中原大地四季常青,成为河南的美丽底色!

■新闻1+1

我省沿黄生态廊道建设蓝图发布!

2020年,土地绿化面积24.7万亩,投资额超过170亿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惠增明

3月12日上午10时,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七宝村黄河大堤外,河南省沿黄生态走廊示范工程启动,全省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举行。今年我省黄河沿岸生态建设任务命令随后公布。

在活动现场,记者了解到,2020年河南省沿黄生态走廊建设项目将在郑州、开封、洛阳、新乡、三门峡、焦作、安阳、濮阳、济源等8个城市启动示范区包括生态涵养、湿地等,黄河沿线有保护、田园风光、文化展示、旅游休闲、高效农业等功能的生态廊道建设项目18个。土地绿化面积24.7万亩,建设生态廊道373.83公里,投资170.85亿元。

其中,郑州花园口示范段突出“流动景观、自然共生”,投资2.2亿元。 S312以南,惠济区六堡村与八堡村之间,面积约45.3万平方米。景观骨架和天然森林群落再现了黄河沿岸林竹茂盛的景观,实现了“漫步黄河生态绿道,品味中华文化风情,欣赏共生流动山水,圆梦”的愿景中原森林茂密。”

开封新区示范片区突出“田园风光、三季鲜花”,投资1.8亿元。从西湖龙头出发,沿西干渠北上至黄河堤,占地约90万平方米,打造菊花生产基地和池塘。集海岸线和水源保护区为一体的复合生态廊道。

开封黄河堤示范段突出“生态美、文化传承”,投资4亿元。以黑岗口控制工程为起点,沿黄河大堤至龙亭区陶庄村,占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建设文化复合生态廊道。

洛阳孟津示范段突出“水天一色,河图源头”。投资2.5亿元,以黄河小浪底镇为起点,沿黄河大堤向东经白河镇至灰蒙镇。占地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将从小浪底镇飞往灰蒙镇。沿线瀑布、龙马尼干图寺、汉光武帝陵等景点连成一线、连成一片,打造出一条集生态保护、绿化种植、体育运动于一体的生态长廊。和休闲功能。

新乡平原示范段突出“共享河滩、美丽田园”,投资17亿元。占地1.26亿平方米,位于黄河北岸、黄河堤以南,打造集园林、菜园、果园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 。

三门峡百里示范段突出“库岸一体,天鹅齐飞”,投资5.5亿元,改善河湖生态质量,筑牢黄河沿岸生态屏障三门峡。

据了解,黄河生态廊道建设要按照“一廊三段七带多节点”总体布局,构建堤内绿网、堤外绿廊的区域生态格局。堤防和城市绿心。 “一廊”是指黄河生态廊道,主要连接黄河航道、滩涂地区、黄河大堤防护林、自然保护区等,形成千里廊道和生态廊道; “三段”是指三门峡至济源线西部生态涵养段、洛阳——郑开线中部生态休闲段和开封至濮阳东部生态田园段,主要以在黄土地上,根据地貌、水库岸线、城市滩涂区等不同特征,确定断面生态廊道的具体功能定位; “七带”明确了黄河主干河道保护区及两侧河滩生态恢复区、堤防生态屏障区、外堤生态过渡区; “多点”主要充分利用黄河沿线生态文化资源,重点打造14个功能节点。

黄河是我省最大的湿地,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我省还将重点实施黄河沿岸堤内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以郑州黄河湿地公园、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沿黄湿地公园群,开展千公顷湿地公园群建设试点,形成黄河南部湿地公园群建设。黄河。北岸的保护林带、湿地保护带错落有致,进一步在密布的堤岸内编织出“绿色网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