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苎麻柚奇观

日期: 2024-12-22 18:04:37 |浏览: 13|编号: 6243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惠州西湖:苎麻柚奇观

惠州西湖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中心区域。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46平方公里。是以山地水资源为主体,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城市湖泊。它的形成和发展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与杭州西湖、瀛州西湖齐名。史书有“海中三奇称西湖,独惠州”、“全国西湖三十六,独惠州与杭州融为一体”等说法。享有“竹洛西子”的美誉。

在惠州西湖,日出可闻天籁之音,黄昏可见大雁塔斜霞;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时,一切皆欢快;雾雨蒙蒙时,青烟湿冷。人们游湖,月满水天,一步一景,步步变换,景色万千。千百年来,徽州西湖就像一位温柔静谧的女子,静静地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守护着徽州这座古老而安定的城市。

明末清初有五湖、六桥、八景。

徽州西湖幽静蜿蜒,浮岛随处耸立,青山似黑草,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与杭州西湖相比,惠州西湖更多了一种自然、朴实的自然休闲感。清雍正初年,徽州知府吴谦在《西湖诗》中说:“西湖堪比西湖,浓妆艳抹杭州徽,淡妆淡雅。”妆容是朱罗村的品质,杭州教歌舞来迷王。”

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徽州西湖还是一片荒野。东晋时期,湖畔建有龙兴寺。唐代改称开元寺。唐中宗年间,在西山修建了泗洲塔。北宋时张兆元居住在徽州舍人巷时,将这个湖命名为廊官湖。同代余靖写下的“山峦叠嶂,岩隐幽谷,长流随风,湖光相照”,是最早描写西湖的好句之一。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徽州知县陈诚治理西湖,在点翠岛上修建平湖堤、拱北桥、谷雨亭、湖光亭等建筑,并兴建了养鱼来灌溉田地。村民们丰收了,西湖又被称为枫湖。

明末至清初,惠州西湖有五湖六桥八景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和维护。近几十年来,西湖发生了最大的变化。现在西湖五湖是平湖、平湖、枫湖、鳄鱼湖、令湖、南湖;六桥分别是拱北桥、西新桥、民生桥、圆通桥、烟霞桥、应贤桥。著名景观有八余处,达二十余处:苏堤戏月、玉塔轻波、孤山苏迹、六丹绿、芳华秋艳、洗心避暑山庄、化州谈雨、红棉泉醉了,南苑翠柳,象岭飞云,凤山雄伟,花港观鱼,雁飞烟霞柳浪,鹤鹭舞动,莲里红棉花、水帘瀑布等

漫步西湖,感受历史文化

登高望西湖。湖中有山,山中有湖。一切都是绿色的。只有南方的惠州西湖才能将绿色演绎得如此绚丽多彩、层次分明、深邃。湖中还有许多绿岛,如点翠岛、芳花岛、百花岛、红棉水榭、微波亭、鸟岛等,点缀在惠州西湖五湖之中。它们依山傍水,岛与岛相互交织,犹如翠绿的翡翠。 ,完美点缀。岛上树木常年翠绿,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尽显勃勃生机。树冠的树枝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鹭。它们时而上下飞翔,巢穴骚动,时而清脆地歌唱,呼唤朋友,蔚为壮观。

穿过平湖门,沿着苏堤漫步,仿佛漫步在时光隧道中。晨曦初现,湖波如镜,桥影映照,鸟语叽叽,柳丝舒展飘飘,桃花笑脸相迎。站在堤上,湖光山色的美景如画般展开,苏堤戏月,玉塔轻波,孤山苏苏的踪迹,红叶绿叶,青春秋之美、西辛暑假、化州雨、春红棉醉……西湖千百年来的动人故事、美丽传说,如春天般向你袭来。微风吹过在你的脸上。

说起西湖,自然就不得不提到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苏东坡在西湖留下了许多景点,其中之一就是横跨平湖和枫湖的苏堤。堤上建有西辛桥,系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东坡出资修建。东坡捐资修堤时,同情徽州人民划船涉水的艰辛。同时,他还在平湖和枫湖之间修建了一条通道,以欣赏西湖风景。每当月星稀少的时候,水面金波璀璨,湖面被月光照亮,景色就是通瑶岛。清代文学家吴谦有诗云:“浩瀚水月荡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多少次瞥见明月,我知道这里的月亮是满月。” “苏堤月行”世代相传。

平湖最大的岛屿叫点翠洲。它与鼓山有一条美丽的丝带——九曲桥相连。明代才女孔少娥在《点翠洲诗》中说:“西湖有西湖两相,湖更宜点翠洲。”因此,点翠洲历来被称为点翠洲,是徽州最美的岛屿。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为了纪念在“马鞍之战”中牺牲的烈士,岛上建有“刘丹亭”,上有苏东坡、文天祥题写的对联:“宫亭阁”。微凉,吸湖光,饮天地正气,留红心照历史。故有“留红心,点绿”的景观。

云朵如梦,永远迷人

徽州西湖因苏东坡的足迹和诗词而闻名于世,也因王朝云这个仙女而注入了灵魂和活力。

孤山环境幽静宜人。山上松林下有一座已有900多年历史的香墓。墓碑上刻有“苏文仲公妃王朝云之墓”。汪潮云始终陪伴在苏东坡身边,与他一起过着漂泊的生活,成为他苦难中最大的精神安慰。正如苏东坡在《荐潮云书》中所写,潮云“一生劳苦,千里追随”。

然而命运如此体贴的女人并没有陪伴苏东坡一生。而是将尘世的喧嚣抛在了苏东坡的面前。王潮云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临终时,他念《金刚经》偈:“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从此,孤山就笼罩在美丽的佛光之中,至今依然有着难以理解的魅力。

苏东坡按照朝云的遗愿,将她葬于徽州西湖孤山南麓、其禅寺下的松林中。他亲笔撰写了《朝云墓志铭》,写道:“不会时,唯朝云能知我;我孤身一人。”弹奏古曲,每逢下雨,我更思念你。”这份悲伤永远留在徽州西湖六如亭的对联里,永远留在徽州人民的心中……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