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为乡村振兴发力
5月6日,伴随着缝纫机的声音,瑞创皮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们在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老农机厂乡村振兴产业园忙碌着。产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闲置的“空工厂”。如今,它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屋”。
在瑞创皮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制作产品。图片由作者提供
近年来,桂陵镇围绕“人、地、房”的发展理念,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吸引外商和本土企业家来镇创业,创造了无数“钱”的方式。
多年来,由于历史等原因,桂陵镇存在许多闲置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同时,由于大量劳动力和富有的专家外出创业,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经济要发展,工业必须先行。桂陵镇审时度势,对闲置多年的老农机厂、老钟楼山陶瓷厂、老造纸厂等闲置资源进行综合勘探开发,物尽其用。资源、增值、保值、效益最大化。
桂陵镇积极协调优势资金2000万元以上,吸引村(社区)股权投资200万元以上。通过新建、租赁、合作开发等方式,成功唤醒12亩“沉睡”资源,建成农机老厂区和中楼一栋。鄯善两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厂房1万多平方米,形成了企业与农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把资源变成资产,把资金变成股份,把农民变成股东。
“工业园内新建、改建的厂房均通过招标租赁,每年租金收入在100万元以上。村民还可以到附近作坊上班,工资和集体分红双收。”桂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先桥介绍。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作坊”,已成为桂陵镇优化创业资源配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生动范例,为资产保值增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瑞创皮革有限公司是落户乡村振兴产业园的企业之一。负责人钟建群是地道的当地人。钟建群在东莞打拼了20多年。凭借出色的企业管理能力,他十多年前在东莞创办了公司,效益可观。
2019年,钟建群得知桂陵镇在家门口建了工业园,有很多优惠政策。他当机立断,将东莞公司迁回家乡。目前,公司租用工业园厂房4栋,皮具装配线6条,员工400余人。
“工厂的租金不仅便宜,而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桂陵镇还及时帮我解决了水、电、招工等问题,这样的服务真是贴心、暖心、舒心。”钟建群表示,公司已被认定为就业帮手。扶持型厂房可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包括场地租金、就业奖励、培训、社会保险、一次性建设补贴等。
康英电子厂吸收了当地大量劳动力就业岗位。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家门前开了一家电子厂,出了家门进了工厂,顾家就可以同时赚钱了。”在康盈电子厂工作的陈大姐说,现在的工资已经和外面打工相当了,工作也很舒服。
截至目前,已有3家大型企业成功入驻桂陵镇老农机厂、钟楼山两个乡村振兴产业园。产品包括电子、皮具加工等,年总产值过亿元;招募当地劳动力1200余人,实现家庭发展目标。就业在家门口,就业收入达到2400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以上。
“桂陵镇将结合镇村实际,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建设,积极从资金、项目、土地、金融等方面完善扶持政策,强化项目支持、政策支持、就业支持、人才支持等。桂陵镇党委书记梁明浩说: (通讯员 黄剑飞 罗迎春 罗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