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何时再来:中国18000公里海岸,海龟只在这1公里产卵
海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恐龙时代已经有人居住了近2亿年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2、未找到或数据未知。
近年来,亚洲大陆架上唯一的海龟繁殖地——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岸产卵的野生海龟数量仅为个位数。在这里,一场保护人工繁育海龟的战斗已经持续了15年。
人们担心野生海龟数量下降。人们还关心人工饲养的海龟能否在浩瀚的海洋中生存。保护区工作人员将海龟放回野外。
乌龟什么时候再来?这个问号后面站着的是海滩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注视着海龟湾的产床。
1 龟龟,快点回家吧
“情况不太好。”陈华凌工程师开门见山。
午饭后,广东惠东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龟学术交流中心楼下食堂里依然人来人往。 2022年9月5日下午2点,外面太热了,室内风扇轰鸣。
“海里的野生海龟并不经常上岸在保护区产卵。”
“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些年份发生了,有些年份则没有。”
“一次不能超过3个。”
该保护区位于宁平半岛最南端。西临大亚湾,东临红湾,北临大行山。我的脚下就是九莲澳海滩。中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面积18平方公里。
在保护区建立之前,人们晚上在海滩上挖出海龟蛋。
“两个鸡蛋1毛钱,一窝100多个鸡蛋可以卖几十块钱。”保护区工作人员周晓军说,保护区建立后,老科长带着人和帐篷守卫海滩。是的,人们不可以挖海龟蛋。
海洋局挤出2500元资金。
“当时能拿出这样的保护费是很不容易的。”他们用这笔钱进行科研、孵化、繁育、驯化、救援……
在保护区饲养的海龟。
这里的一切都是乌龟的生命。
中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而海龟只有这1公里的繁殖地。从破壳而出离开海岸到返回产卵,海龟要在异乡“流浪”约25年。 “走亲戚”之行需要跨越大洋数千公里,历尽艰辛迁徙到这片海滩繁衍后代——这也是海龟在亚洲大陆架上唯一产卵的地方。
多年来,只有极少数野生海龟上岸产卵。
据《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某些年份,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登陆的野生海龟数量如下:
2011年:两只野生海龟上岸产卵。
2012年:两只野生海龟上岸产卵。
2013-2014 年:数据缺失。
2015年:三只野生海龟上岸产卵。
2016年:没有发现海龟上岸。
2017年:数量不详的野生海龟上岸产卵。
大约二十年前,渔民发现海龟降落在巽寮湾一家酒店外的海滩上(距离保护区近30公里)。
“渔民们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海龟。”
保护区接到通知后救出了海龟。检查健康状况,如果没有问题,就放回海里。 7天后,海龟们又回到酒店外的海滩产卵。 “我们询问了当地渔民,原来海龟曾经在这里产卵。”
海龟对产卵的地方非常忠诚。并不是任何海滩都可以。
如果它被摧毁并建造了其他建筑物,那么产床就会消失。
惠东海岸线长达200多公里。
“现在只有它们在这里产卵,这千米很珍贵。” “为什么是惠东?”周小军认为,也许沙子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都合适。如果环境发生变化,领头龟可能会与龟“妈妈”渐行渐远。
还有三两只野生海龟上岸产卵。对于两到三只海龟产下的蛋,假设孵化率100%,成活率100%,那么一岁以下的海龟跑到海里后的死亡率是50%。幸存的人数约为千分之一。
25年后,有多少只海龟会回来?
在保护区饲养的海龟。
2 海啊海,让乌龟归来
“几年后消失的话,就真的消失了。”
陈华玲的手指在桌子上飞快地敲击着。 “如果我们不干涉的话,就坐在岸边等着就好了。”海龟的生命是脆弱的——在海洋食物链中,海龟属于低端物种。
他们的味蕾相对退化了。有鱼就吃鱼;有鱼就吃鱼;有鱼就吃鱼。有海参就捕海参;有海参就捕海参。如果有海藻,就吃海藻;如果有垃圾,就吃垃圾。 “乌龟吃水母。但有些塑料袋泡在水里时间长了,像水母一样,乌龟很容易吃掉。瓶盖、塑料袋消化不了就会死。”陈华玲介绍。
渔船误损、渔船捕捞事件仍时有发生。
海龟没有鳃,用肺呼吸。如果被渔网缠得太久,很容易被海底的水噎住,从而诱发肺炎,而这种肺炎很难治疗。
当海龟保护级别还是二级时,非法捕获的海龟有三种命运。它们被食用、用于释放并出售给水族馆。
保护区的研究人员已经对海洋馆进行了调查。
据介绍,中国有许可的水族馆有100多家。如果有20只海龟,那才算是一座大房子。他们展示的主要是亚成年和成年海龟。
乌龟需要阳光、钙补充剂和新陈代谢。但水族箱保护难度大,因此死亡率很高。 “基本上半年换一批,显示还是一样,你都不知道它们是死是活。” “还有一些所谓的‘救援中心’,资质也很混乱。”陈华玲举了一个例子。十多年前,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个救助中心收养了一只棱皮龟。
“我告诉他们,这只棱皮龟,如果你把它放回海里,它可能还有生存的机会,但如果你把它放在水族馆里,它就会死。为什么?因为周围的水族馆里没有发现这个物种。”世界。
棱皮龟是深海物种,背上有坚韧的外壳。深水压力高,皮革能伸展、膨胀。它能潜入数千米深,吃深海水母。但现在它也濒临灭绝。 “他们不信,就把它带回来检查救治,最后送到水族馆,但第三天就死了。”陈华菱叹了口气。
“近年来,由于整改工作已经开始,此类案件已经减少。”
2016年,全国人大代表、时任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锡华建议将海龟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介绍,历史上每年惠东海龟保护区上岸的海龟多达500只。然而,近十年来,平均每年上岸产卵的海龟数量只有三只左右。
2015年,只有2只海龟上岸产卵。
孵化出来的龟畸形率达到10%。
五年后的202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红海龟、绿海龟、玳瑁龟、太平洋龟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本身不应该涉及太多的人为干预,让它们过于依赖。但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这是一个相当矛盾的情况。”陈华苓说道。如果采用人工养殖,每年生产1万只小海龟,就以数量取胜。远离纯粹依靠自然、被动等待。 “当我们有了一定数量的时候,我们就会人工放生海龟,甚至让它们以自然的方式回归大海。”
游客在保护区的海龟馆拍照留念。
3、饲养乌龟。莱艾贵人工饲养它们,让海龟在保护区里长大。
人工繁殖包括选择海龟品种并让它们在保护区的海滩上产卵。
如果想要进行人工繁殖,维持海龟种群,就必须让繁殖的海龟愿意在保护区的海滩上产卵。
“我们三个人。”保护区技术人员李曼文回忆道。 “刚开始做人工繁育的时候,我们没有效果图,也没有老师教我们,因为这是整个亚洲大陆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项目启动; 2010年,厂址确定。
建造围墙、修建水池、设计人造海滩。
干得好,但是没有海龟来产卵。
到 2015 年,海龟开始交配,但不再产卵。
“为什么?我们研究了好久才知道是水温的问题。”
中秋节前后,气温下降,野生海龟会南下到海南岛过冬。温水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有积极的影响。明年2月和3月,它们会在附近水域交配。
“我们的乌龟一年四季都养在这里,怎么控制温度呢?”
李曼文和同事们正在搭建冬季大棚——蔬菜大棚。如果太冷,小龟会被冻死,大龟的卵泡也不能顺利发育,还会引起肺炎。就算他们从水里出来,呼吸一下冷空气,那也是不行的。
龟池内钻钉子、铺塑料膜。
“如果温度升高两到三摄氏度,那就严重了。这几摄氏度可以决定乌龟的卵泡是否发育良好,交配能否成功。”
2017年7月,5只海龟在保护区人工干预条件下成功产下20窝1616枚蛋,孵化幼龟743只。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了海龟人工养殖的技术难关,填补了一项空白。
截至2021年,保护区已成功诱导雌性海龟上岸产卵4500余枚,孵化幼海龟2500余只。
在保护区饲养的海龟。
产卵季节还没有结束。
“目前海龟蛋窝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我们真是摸着石头过河。”李曼文感慨道。 2022年,十几只人工饲养的海龟成功产卵,产下海龟蛋60窝。
据统计,保护区自1985年建立以来,已保护上岸产卵的野生海龟8万多只,孵化海龟近7万只,放流海龟6万多只,其中包括人工饲养的海龟。
最令李曼文高兴的是,保护区2022年将在红海龟人工繁育方面取得突破。去年8月4日,59只红海龟幼龟破壳而出。这不仅是广东首例,也是全国红海龟幼龟数量最多的一次。 “这是来之不易的。”
晚上8点,我们路过一片白天挤满游客的海滩。
“以海边的海滩为例,开放旅游的区域往往挤满了游客。那些人类存在的痕迹——晚上在海边放烟花,我们觉得很美,但海龟怎么想呢?想上去下蛋,你敢吗?”
周小军说,如果不对外开放,单纯靠保护,能养得起几千只海龟吗? “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龟保护中来,知道海龟是一级保护物种,保护不是我们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一块垃圾就能消灭一个海龟家族。我们需要树立意识普通民众之间关于保护的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燕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