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人次背后的国庆新趋势:出境游王者回归,“慢充旅游”崛起

日期: 2024-12-19 11:10:11 |浏览: 17|编号: 6204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亿人次背后的国庆新趋势:出境游王者回归,“慢充旅游”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记者高江洪报道,10月5日下午2点30分,尽管已过晚餐时间,象山街一家“煲煲丁”餐厅门口仍聚集着排队等候的游客。广东省中山市,以乳鸽闻名。店里已经满了。门前的大屏幕显示,无论大桌小桌,排队时间都在88分钟以上。餐厅服务员在店里穿梭,不着地,很难照顾到每一个进来询问的新顾客。

这样的火爆场面只是今年国庆假期广东旅游的一个缩影。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国庆假期(10月1日至7日),广东省共接待游客5848.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收入536.9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增长8.9%。

除广东外,不少省市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出现增长。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数据,国庆假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数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下同)同比增长5.9%,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旅游支出合计7008.17亿元,同比增长6.3%,较2019年同期增长7.9%。

“到目前为止,龙年七长假旅游市场实现了预期增长,加上史上最热的冰雪季和夏季,稳定了旅游经济繁荣新阶段的消费预期,提振了各地区、各行业发展旅游业的信心,为全年旅游经济预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国庆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达20.03亿人次,日均同比增长3.9%。今年国庆出行量并不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庆假期深度游、出境游异常火爆,朋友圈“图片大赛”已遍布五大洲。多家OTA预订数据也显示,四五线城市居民成为出境游新增长点,国庆假期平均出境游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3倍。年。

多省市迎来双增长

随着国庆假期即将结束,不少省市都发布了国庆期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成绩单。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2159.64万人次,同比增长18.35%;旅游总收入268.85亿元,同比增长11.67%,双双创历史新高。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透露,国庆假期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268.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1%;游客消费154.02亿元,同比增长15.8%;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40.4%。

国庆假期天津共接待游客1837.7万人次,同比增长14.0%;游客消费总额166.78亿元,同比增长36.9%;人均消费907.57元,创今年假期新高。

相比之下,上海的表现稍显逊色。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国庆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862.25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上海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在内的旅游消费交易总额269.19亿元。 ,同比增长4.6%。

除四大直辖市外,多个省份的国庆文化旅游也表现不俗。四川省共接待游客5531.8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48.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9%和9.48%。湖南、黑龙江、辽宁等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消费同比均录得两位数高增长。

海南的表现略显乏善可陈。海南省旅游厅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海南接待游客413.32万人次,同比增长10.7%;游客消费总额57.38亿元,同比增长1.1%。

江浙的国庆文化旅游成绩单不仅超过2023年,与2019年相比增幅更为显着。江苏智慧文旅平台数据显示,全省共接待游客3883.74万人次,游客消费164.83亿元,日均同比分别增长4.23%和4.55%,同比分别增长26.14%和26.97%。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浙江省累计接待游客3694.3万人次,同比增长16.6%,比2019年同期增长22.7%。全区旅游综合收入508.1亿元,全年实现同比增长20.4%,较2019年同期增长21%;游客人均支出1375.4元,同比增长3.3%,创假期抽样调查(202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戴斌指出,国庆七天假期期间,旅游支出的增幅超过了出行次数,这意味着每次出行的人均消费更多,即需求不断升级的同时,消费水平也在提高。

错峰旅游正成为趋势

虽然多地游客数量已超过2019年,但今年游客在社交媒体上抱怨人太多、物价太贵、出行无序等问题有所改善。国庆旅游市场逐渐恢复正常,错峰出行逐渐成为趋势。 “早游、二次游、错峰游、就近游和当地休闲活动明显增多,使得国庆假期旅游市场呈现出‘前缓后移、消峰增谷、讨好群众’的特点。”并取悦利基”,戴斌说。

原因在于,一方面,机票、酒店等供应链已经恢复。 2024年上半年,中国酒店数量持续增长,新开业酒店超过2.3万家,新增客房100万间。另一方面,国庆期间,民航也呈现出“量增价降”的趋势。国内航线实际客运航班数同比增长3%,较2019年同期增长18%,国际及地区航线实际客运航班数同比增长43%同年。 %,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以上。飞猪平台测算,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机票和酒店预订均价同比分别下降约13%和6% ;国际机票和酒店预订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下降约19%和3%。充足的供应和较低的价格,减轻了用户抢房、抢票的焦虑,也导致不少旅客追求错峰出行、错峰出行和临时预订。

追求舒适的出行体验已成为一种趋势。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注意到,治愈性消费趋势明显。旅游市场已从“特种部队式旅游”转向“慢充式旅游”。人们更愿意选择一些小众城市来慢慢品味地域特色,甚至“找个好民宿,睡7天民宿”也是一种新的出行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县城高星级酒店尤为火爆,预订量同比增长50%。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分析,国庆期间,到处都是“人从众”。逆向县城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一二线城市居民成为游客的主要客源,对条件相对较好的酒店有着巨大的需求。快速成长。因此,县内高星级酒店的预订量大幅增加,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

休闲出行、慢充出行也与高铁基础设施完善、自驾普及等因素有关。 OTA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高铁旅客出行半径达到330公里,基本处于高铁一小时以内。这也导致城市之间的“旅行”更加频繁。天津-北京、苏州-上海、广深等成为热门高铁旅游线路。线。这些“邻城”互为对方的主要游客来源地。两地游客可以通过高铁“换城互游”,形成人气“旅游CP”。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出行。国庆假期期间,携程租车订单在高基数背景下实现两位数增长,飞猪国内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2000年以后出生的汽车租赁订单同比增长115%,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新能源汽车订单同比增长72%。

出境游再度火爆

贾云峰观察到,今年国庆假期,国内长线游占据旅游市场主导地位,占比超过50%,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此外,出境短线旅游异军突起。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继续保持吸引力。日本、马尔代夫、泰国等也是热门选择。

在各大OTA的国庆假期总结中,出境游几乎都是焦点。

一家外资公司白领程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国庆期间,她的朋友圈恢复了全球旅行风景“拍照大赛”,她的朋友们纷纷足迹遍及五大洲、四大洋。据粗略统计,国庆期间,她的朋友圈显示,她在欧洲各地有13位好友,在东南亚、日韩有9位好友,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4位好友,在非洲有8位好友。 “非洲的存在感比往年高很多。”程程笑着说道。上海白领黄娟今年国庆期间花费3万多元去肯尼亚打猎。在她看来,这种出行方式很受年轻人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常住地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居民出境游订单数较去年增长近3倍,增速远高于其他城市。二线城市出境游订单量较去年增长70%,新一线城市增长40%,一线城市基本持平。

同程旅游数据还显示,国内二三线城市尤其是西部省份居民出境游需求快速增长。今年国庆假期出境游机票出发地中,西双版纳、临沂、西宁、贵阳、石家庄等城市的出境航班预订量增幅最高。西部20多个城市出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一倍多。

除了出境旅游火爆外,入境旅游增长更为明显,免签“朋友圈”扩大效应明显。国庆期间,携程日均入境游客量增长近80%,超过50%的外国游客在华停留时间超过7天。而且,今年以来,每4个入境外国游客中就有1个去过中国。 “老朋友”。其中,意大利、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等国入境游客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

“深度旅游和出入境旅游的显着增长意味着旅游市场的复苏和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体验需求的增加。”贾云峰说道。

蔡木子分析,出境旅游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实行免签政策,加上机票和酒店价格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多的非一线城市居民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出国旅游,主要是东南亚国家;新一线城市居民出境旅游订单量快速逼近一线城市,部分国家(地区)占比已超过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居民出境游订单量增幅虽不高,但出行半径更远,客单价更高。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