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看到未来,全新的青岛科技馆即将起航(文末留言赢取专属周边)

日期: 2024-12-18 20:02:41 |浏览: 26|编号: 6197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在这里看到未来,全新的青岛科技馆即将起航(文末留言赢取专属周边)

科技馆就像一台穿越时空的机器,带我们回到过去、体验现在、展望未来,让我们深刻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改变和推动作用。

青岛科协最新消息是,9月19日13时30分,随着2023年青岛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备受各界关注的青岛科技馆的人生,即将正式登场。

这是国内首个以海洋为主题的超大型现代科技场馆。集科普、科学体验、科学实验、科技培训等功能于一体。 17000平方米的展厅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科技馆不仅是一个纯粹的文化空间,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青岛科技馆自成立以来就备受期待。现在,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最新科技带来的欢乐和便利。

以“青岛”命名的科技馆是什么样子?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们走进城阳区红岛街道敖东南路80号寻找答案——青岛科技馆矗立于此。

以海洋为“背景”

青岛科技馆总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7万平方米。开放展厅内有239个展品,多种大型多媒体技术、VR演示、物理交互设备,集展示、视听、体验等多方面于一体。功能合一,充满“科技风”。

例如,科技馆入口大厅有三个屏幕播放高清视频。两侧的屏幕安装在立柱上,因此选择了可以弯曲并“定制”成任何形状的柔性显示屏。观众进入馆内看到的“欢迎来到青岛科技馆”的欢迎语由1640个数字矩阵模块组成。

“生长”在海洋名城的青岛科技馆是国内首个以海洋为主题的大型现代科技场馆。以“海洋·科学·人”为主题,设计了丰富的、跨学科的展厅,打造了涵盖解说空间、培训教室及配套设施的海洋科普中心。

具体来说,青岛科技馆现有常设展厅6个、儿童馆1个、临时展厅1个,未来还将开设5个科普剧场。据悉,六个常设展厅以海陆变迁、航海发展、海洋现象、蓝色生态、深海探索、海洋科学探索为主题,带领公众进入海洋探索之旅。科学;儿童馆专为低龄儿童打造,带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世界,以海洋巡逻队的故事为主线,让孩子参与其中,在缤纷多彩的海洋中激发探索海洋的好奇心科技场景。

青岛科技馆通过推动内容、手段、方法的创新发展,围绕海洋特色,探索“科技+科研”、“科技+旅游”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下一步,青岛科技馆还将结合青岛海洋特色,以科学为核心,探索海洋科技馆“1+N”青岛模式。

寓教于乐,青岛科技馆不仅要好玩,还要容易“学”。作为公民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文化设施,青岛科技馆开馆后将按预约免费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提供展示和教学服务,科普表演、培训课程、科研实践等多视角、多链条、立体优质科普服务。

闪亮的城市名片

为什么我们期待科技馆?

对于广大公众来说,现代科技馆是一个生动的教育空间,具有很强的参与感、体验感和互动性。虽然它肩负着促进科教资源均衡普惠的重任,但它绝不是一个枯燥的传授知识的地方。科技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和辅助互动手段,强调“动手、动脑”,培养人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更高层次的科普需求。

对于整个城市来说,现代科技馆是代表城市形象的一张闪亮名片,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科技馆的建筑设计和陈列布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同时,科技馆还为科技企业提供对外展示平台,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和资金投入,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012年11月,中国科协提出建设现代科技博物馆体系,依托实体科技博物馆,协调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普协调发展。科技博物馆、数字科技博物馆。十年来,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从无到有,各类科技馆遍地开花,服务超过10亿线下人群。

放眼全国,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的科技馆已成为城市地标,在各社交平台上被贴上城市“打卡地”的标签。五一、国庆等假期,这些科技馆的门票都得提前“抢”,人气非常火爆。

目前,青岛科技馆位于中山路3号,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组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等活动。科技馆前身为中苏友谊博物馆。 1964年更名为青岛市科学技术宣传馆,1980年更名为青岛市科技馆。2007年增设青岛市青少年科技中心牌子。

对于青岛来说,无论是一座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还是奋力前行的国际创新型城市,都应该有一座更符合城市发展能级、更符合居民向往的科技馆为了更好的生活。 。

科技创新和科普“两只翅膀”齐飞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必须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一样,优质科普资源的供给也需要充足、均衡。

科技场馆是融科技创新和科普为一体的载体,为优质科普资源共享、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青岛公益性社会科技博物馆“双强”,构建现代科技博物馆体系。除了建设青岛科技馆外,青岛自2019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社会化科技馆改革。青岛市科协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3个海信科普中心、海尔世界家电馆、蓝树谷青博科技馆等社会场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目前,三个场馆已开展数千场科普活动。

青岛打造“招牌”科普活动。 “科普大讲堂”由常欣主持,邀请大学教授、科研专家深入小学校园和社区,让先进知识“飞进寻常百姓家”; “科普大篷车”打造了一个“迷你海底”“世界”,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流动科普的焦点。

今年,青岛科协还将实施“白银时代科普行动”、“蒲公英科普行动”、“农民科普行动”、“产业工人科普行动”四大科普行动,开展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农民等重点群体开展300项科技活动。系列主题科普活动。

截至去年底,青岛注册博物馆总数达121家,位居全国第五、副省级城市第二、计划单列市第一。海军博物馆、啤酒博物馆、家电博物馆……这些带有青岛城市品牌的地方,生动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游客眼中,他们“自带了流量”,也融入了科普工作的游戏之中。

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关键在于创新人才。没有全民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各类场馆的最终服务对象是“人”。面向未来,科技场馆应引入更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技术,通过更具启发性、开创性的描述,激发人们探索科技的热情和创造力。

毕竟,科技场馆里的各种互动,不仅要让观众动手动脚、动身体、动脑筋,更要吸引他们的心。只有让观众“动起来”,才能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场馆的价值,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最终,关祥君为粉丝赢得了专属福利。

参与留言互动,就有机会获得青岛科技馆周边礼品:文创帆布包+棒球帽+旅行茶杯,总价值约200元。

具体参与方式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