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超级上海即将崛起。这座小城市力压南京、杭州,成为最大赢家。
一个“超级上海”即将出现。
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有一个重大的变化。
喧闹的声音彻底平息,国家再次“加冕”上海——长三角唯一核心、绝对老大。
文件中提到上海50次,浙江18次,江苏12次,安徽12次。三个省加起来还没有上海那么多。
放眼全国,上海以3.27万亿的经济总量位居第一,领先北京(3万亿)一位,比深圳高出约30%。
但作为龙头,它将引领扩张后的长三角这个全球最大的城市群。
他麾下,包括苏、杭、南京、无锡、宁波等5个万亿级城市在内的江浙皖40个城市,有23个城市跻身全国百强。
星星托着月亮。
这就是中国城镇化新阶段的特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
整个长三角GDP总量高达21.3万亿,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22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排名中超过法国、英国、印度和巴西,排名世界第五。
规划明确:发挥上海引领作用,江浙皖各发挥所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引领上海城市一体化发展长江三角洲。
在这样的超级城市群中,上海拥有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
规划还提出“四大品牌”:形成有影响力的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推动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全面输出,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以及参与国际竞争。
也就是说,上海不仅是绝对的中心,更是品牌和管理的“超级水源”,不断向整个长三角“泵送”优质资源。
上海的地位不但不会被削弱,反而会变得更强。
雄心勃勃的魔都将通过城际铁路、地铁、公交、高速公路、联运机场等密集的蛛网,向长三角延伸,形成紧密的城市圈,加速城际通勤和产业转移联动。
都市区不仅会成为龙头,而且人类城市发展经验证明,它将惠及四方。上海卫星城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接手上海红利的最大赢家不是南京也不是杭州,而是近水楼台的超级联系人。
谁会脱颖而出?
五年来,苏州昆山实行跨省融合,融入上海最为彻底。
此前,上海主要以苏州、无锡、常州为辐射中心,经济版图也一路向西北延伸。
昆山是桥头堡。如今,这座位于苏州东部的县级市早已成为上海的精神组成部分。
上海地铁11号线是最大的“功臣”。
五年来,这条地铁让昆山变成了上海的沉睡之城,上海和昆山的建成区连在了一起。国道省际收费已取消,边界不再清晰。
这些年来,昆山背靠上海,发展迅速,成为中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县级市。
这是全球单线里程最长的省际地铁之一,也带来了昆山楼市的投资热潮。
短短5年时间,当地房价从2014年的9115元/平方米飙升至20177元/平方米。
2019年的均价数据是上半年。数据来源方天下
纵观昆山各区,城西、城南、花桥均价已突破2万元/平方米大关。第一站花桥站为最高点(23000元/㎡)。
尽管经过一轮暴涨,城东、巴城、城北、千灯四个区域依然需求迫切。
图片来自昆山房产,数据来自房天下,是11月份本地数据。
如今,昆山已成为沪苏一体化的重要桥梁,撬动跨省一体化的支点。
昆山承接了大量上海相关产业。一些台商直接把昆山视为上海的一部分,回到昆山就被称为“回到上海”。
每天有近130趟高铁列车从上海发往昆山,每5-10分钟一趟。上海11号线从迪士尼乐园直达昆山花桥。
昆山在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中三次被提及,跨区域产城融合两次被提及,支持虹桥-昆山-相城、嘉昆-太仓的深度合作。由此可见虹桥与嘉定、昆山的紧密联系。
此外,还提到昆山杜克大学已被确立为国际合作办学示范区。
目前,苏州已经在建设一条通往昆山的地铁。建成后,将相当于直通超级上海。
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直辖市和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地级城市将实现全面互联。这是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性时刻。
同属苏州的太仓市和吴江区,曾经是昆山的劲敌。
从直线距离来看,太仓市到上海市中心的距离与昆山大致相同,都只有35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属于卫星城市的通勤范围,非常适合接收转移人口。
太仓也经常以“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作为口号。 “同城效应”比较明显,融入上海的愿望极其强烈。
太仓不仅毗邻上海宝山、嘉定,还与崇明岛隔海相望,与其交往密切。作为港口城市,可以嵌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产业链。例如太仓港三期工程郑和集装箱码头,由太仓港与上海港共同运营,上港集团持股45%。
“十二五”期间,太仓共引进上海项目529个,注册资本130.71亿元。
发展良好、经济实力雄厚的太仓入选2019年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之一。
另一个竞争对手吴江区的最大劣势是与上海隔江相湖,交通不便。距上海市中心也有60多公里,超出了正常通勤范围。
不过,作为苏州辖区的强将,吴江区的经济实力甚至还要高于太仓。
吴江区作为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企业之一,是“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快速崛起的乡镇工业,形成了盛虹控股、南玻玻璃、欧普照明等一批行业优秀企业,综合实力堪比上海嘉定区、深圳宝安区。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对手,与昆山相比,仍然是弱小的。
太仓和吴江的经济总量并不大于昆山。
昆山不仅仅是进入百强县这么简单。它已经连续15年占据榜首。如果以地级市来算,其经济总量与广东中山相当,位居全国70名左右,超过宁夏。自治区和青海省,包括柳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兰州等著名大城市。
昆山简直就是一个台商云集的小型“世界工厂”,被称为“小台北”。 2018年进出口总额达891.4亿美元,超过整个河南省。财政收入387亿元,与山西省会太原相当。
因此,昆山作为中国第一个“卫星城市”,绝对是最受欢迎的。
更重要的是,这里也是上海11号线、全国第一条跨省地铁:昆山花桥的接入点。
这条11号线不仅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也是中国最长的地铁线路,全长82.8公里。
由于距离太远,也催生了11号线的“板凳族”。有网友透露,他们在11号线上捕捉到了这一幕:
昆山也是苏沪一体化的桥头堡和必由之路。这也是为什么太仓的交通便利程度远不如昆山的原因。
例如,苏州轨道交通S1线从苏州至昆山花桥,全长41公里。只在旁边开通一条7公里的支线,到达太仓。目前,昆山的交通发展水平仍然可以压倒太仓。
我还想提一下浙江的对手嘉善,这几年已经声名鹊起。
市场有传言:昆山将是近五年的重点,嘉善将是未来五年的重点。
嘉善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是浙江连接上海的桥头堡。从嘉善南站乘坐高铁到上海松江只需13分钟,到上海虹桥也只需23分钟,完美的半小时通勤。
去年9月上海至嘉善城际轻轨开通后,嘉善的交通区位已赶上昆山花桥。
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规划》提到,将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整合起来,形成生态一体化示范区。
跨越三个省市,具有浓郁的破壁寓意。嘉善也将其视为重大机遇,希望这个“试验田”未来能为整个长三角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但该示范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生态建设而非经济发展上。
嘉善地处鱼米之乡,但与之毗邻的上海金山北部和青浦西部是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属于传统农业部门。
嘉善与上海市区之间有一条漫长而人烟稀少的隔离带。
嘉善距离上海较远,这也是非常致命的。
如果以上海人民广场为主城区,昆山主城区距离上海主城区约50公里,而嘉善与嘉善之间的距离则高达83公里。
就连上海松江南站距离嘉善城市建成区也有40多公里,就连沪浙交界的枫泾中心镇到嘉善市区的距离也有10多公里。
因此,这五年来,别说嘉善,就连金山区的朱泾、枫泾几乎都是本地客源,很少有来自上海的游客。
在强手林立的环沪地区,嘉善经济实力虽好,但与太仓、吴江相比还是弱了一个档次,更不用说昆山了。
时至今日,嘉善仍是一个县,尚未升格为县级市。在2019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51位。
嘉善面积太小,只有嘉兴的九分之一,吴江的二分之一。人口基数不足60万。
未来嘉善接替上海的产业优势并不明显,有点像惠州接替深圳。
正因为如此,生态示范区两区一县中,上海青浦房价3.5万元/㎡,江苏吴江限购持续加大,而嘉善楼市却毫无动静。
嘉善市区最新新建住宅均价为12773元/㎡。邻近的上海金山枫泾,新房价格仅为13508元/㎡,几乎没有价差。
2015年之前,嘉善并不是上海居民在环湖购买房产的首选区域。昆山、太仓、吴江都比它更“受青睐”。
2015年,“建城工程”新西塘孔雀城在嘉善启动后,外地购房者开始逐渐涌入。
再加上昆山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的严格限购,促成了近两年嘉善的一波热潮。但目前当地楼市库存过高,出现明显滞胀,房价横盘。
由于限购的实施,上海周边的调控形势也十分微妙。
同样的横盘情况也出现在昆山和太仓。据中国房价行情网价格信息显示,目前,昆山均价在1.8万左右,太仓均价在1.5万左右。吴江近一年来小幅上涨,目前价格最高在19000左右。
相比之下,通勤更有优势的昆山也凸显了其性价比。
尤其是昆山花桥,全境嵌入上海,但23000元/平方米的新房均价与上海嘉定34173元/平方米的均价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巩固地位,昆山还需要保持价格优势,吸引更多的人和产业。
未来,昆山、上海要像东莞、深圳一样,积极进行大量制造和研发环节的转移,形成互补的产业链,不仅成为“沉睡城市”,更成为“工业城市”。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
中国第一卫星城之争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