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沁心脾,芳香挡不住,打一草药!用它做饮料,小暑、大暑之间正适合喝→
薄荷,又名“银丹草”“升阳草”,常出现在各种饮料中。夏日忙碌一天回家后,用薄荷叶煮茶喝,特别解暑、解乏。薄荷的香气虽然浓烈,但闻之令人神清气爽。更难得的是,薄荷叶不仅气香,入口嚼之也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是真正由内而外的“透心凉”。
细解本草
《本草纲目》中记载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瘰疬、疮疥为要药。”
薄荷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生长,但以炎热的江浙地区为道地产区,且多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如河边、沟边、小溪等处。薄荷一年中通常有两次收割时间,第一次是在7月中旬,小暑至大暑期间,此时薄荷的芳香味道最强,适合提取薄荷油;第二次是在10月中下旬,大约是霜降之前,此时的薄荷以晒干入药为主。
薄荷的生长时期处于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天气虽热,薄荷叶却越长越旺,可见它很能对抗炎热。薄荷叶初入口时味道辛辣,辛辣过后又有一股弥久不去的凉味,正是辛可透表、凉能清热。
中医认为,辛有宣散的功效,薄荷的辛凉就像空调里吹出的一股凉风,风的流动可以打开人体毛窍,将人体内部的郁热外散,凉则可以降温清热。若人体内的郁热在上部发散不出去,就容易使人出现头昏、眼胀的症状,这时闻一闻薄荷做成的香囊便能有所缓解,药学书中也记载了薄荷有清利头目的作用。此外,薄荷还能治疗因暑热或上部风热而造成的咽痛、发热、皮肤红疹等。
除消风散热的作用外,薄荷还能疏肝。《本草新编》中记载薄荷:“入肺与包络二经,又能入肝、胆。下气冷胀满,解风邪郁结,善引药入营卫,又能退热,但散邪而耗气,与柴胡同有解纷之妙。”“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薄荷颜色青绿,色青入肝,辛可疏肝,凉可清热。因此,薄荷可以治疗肝郁化热的情况。中医认为“肝主怒”,平素我们也会说容易生气的人是因为肝火旺。有怒火憋在心里的时候,老人们会说“发出来就好了”,这种发泄的方式不一定是要冲别人发火,运动、倾诉等都是“发”的方式,服药也是一种方法。中医名方“逍遥散”就善于治疗肝气郁结、情绪不畅的情况,其中便含有薄荷。方中的薄荷能够引导人体的肝火向外发散,同时它的凉性还可平衡肝热,吃完后使人肝气畅达、自在逍遥,重新恢复开朗的心境。
活用本草
薄荷最为芳香的时间是第一次收割时,此时正值暑热天气,按“得时而食”的原则,薄荷此时最为芳香,具有消风散热、清利头目的作用。第二次收割时为霜降之前,此时薄荷得秋凉之气,亦可消除风热邪气,与第一次收割时相比,第二次收割时其辛散力度减弱,而凉性增强,清热力度也更强。除了入药以外,现在很多饮品中也加入了薄荷进行调味,有一款流行的经典鸡尾酒就含有新鲜的薄荷叶,它就是莫吉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