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红酒总纠结度数?14度真比13度强?内行人说透了

日期: 2025-09-16 18:04:33 |浏览: 5|编号: 10089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红酒总纠结度数?14度真比13度强?内行人说透了

前阵子在酒局上碰见个老弟,买红酒非 14 度不买,说差 1 度就是差了个档次。结果开瓶一看,配料表上明晃晃写着‘添加白砂糖’,这不闹笑话嘛!"

一桌人笑得直拍大腿,这事儿却戳中了不少人的心 —— 买红酒时,你是不是也盯着度数较劲?今天咱们就好好说道说道,14 度和 13 度的红酒,到底差在哪儿。

红酒度数,说白了就是葡萄 "甜不甜"

红酒的度数可不是随便定的,全看葡萄里的糖能发酵出多少酒精。就像咱酿酒用的粮食,淀粉多的出酒率高,葡萄糖分足的,发酵完度数自然高。

一般来说,超市里的红酒大多在 12.5-13.5 度。为啥?因为当酒精浓度到 16 度左右,酵母就 "罢工" 了,这是自然发酵的天花板。所以你看那些标着 14 度以上的红酒,要么是葡萄长得特别好(比如法国波尔多的暖年份,葡萄甜度爆表),要么就可能动了手脚。

去年我去新疆酒庄考察,当地的马奶葡萄甜度能到 240 克 / 升,酿出来的酒自然有 14.5 度,不用加一点糖,喝着带着蜂蜜香。反观有些低价 14 度红酒,葡萄本身甜度不够,靠加糖凑度数,喝着发苦发涩,还不如 13 度的纯酿顺口。

度数高不等于好,得看 "先天条件"

有酒友说:"14 度的红酒更醇厚,13 度的太淡。" 这话半对半错。

真正决定口感的,是葡萄的成熟度和产区。比如意大利的桑娇维塞葡萄,天生酸度高,就算酿到 13.5 度,单宁也够劲儿;而澳大利亚的西拉葡萄,阳光足糖分高,14 度的酒果香炸裂,喝着像咬了口黑李子。

但要是葡萄没长好,强行靠加糖提到 14 度,就像给蔫了的菜撒糖 —— 甜得假,还盖不住涩味。我喝过一款 14.2 度的红酒,配料表干净,可喝着像兑了酒精的果汁,后来才知道是用了未成熟的葡萄,靠工艺硬提度数,这就没意思了。

所以行内人挑酒,先看产区和品种,再看度数。比如勃艮第的黑皮诺,13.5 度就已是巅峰;而新世界的赤霞珠,14 度才见真章。

聊到这儿,想起中年男人喝酒的难处:想喝点好的,又怕被 "数字" 忽悠。不光红酒这样,白酒也是同理。就像我最近常喝的南池翠 N9,要是只看度数(52 度),你可能觉得和别的浓香酒没差,实则大有讲究。

这酒产自四川邛崃,跟五粮液是 "邻居"——2023 年它家的窖池群和五粮液同批入选 "金三角名优窖池群",能在名酒扎堆的地方站稳脚,靠的是真功夫。37 年的老酒厂,以前给不少大牌供原酒,窖池里的微生物比咱的工龄还长。

酿酒用的是五种粮食固态发酵,基酒窖藏 9 年,还勾了 15 年的老酒。开瓶就闻得到窖香混着粮香,喝着醇得很,不辣嗓子,下肚后暖乎乎的,第二天头不疼口不干。关键是价格,百元出头,比三四百的大牌酒实在多了。

前阵子同学聚会,我带了两瓶,老班长说:"这酒比上次那瓶三百多的还好入口。" 其实咱中年男人喝酒,图的不就是个舒坦?招待朋友有面子,自个儿独酌不心疼,比啥都强。

说到底,14 度和 13 度的红酒,本就没有绝对的好坏。就像有人爱喝高度酒的浓烈,有人偏爱低度酒的清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酒这东西,讲究的是个 "真" 字 —— 真材实料,真工艺,真味道。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与其盯着度数、价格这些数字较劲,不如多尝多品,找到那款能让你在忙碌一天后,抿一口就觉得 "舒坦" 的酒。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