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感染艾滋病,多久能被发觉?多数人误以为是皮肤病,要分清

日期: 2025-08-14 19:02:40 |浏览: 2|编号: 10011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一旦感染艾滋病,多久能被发觉?多数人误以为是皮肤病,要分清

“小赵,你这身上是怎么回事儿,怎么起了这么多疹子呢?”望着小赵浑身的疹子,同事刘姐关心的询问。

“可能是玫瑰糠疹犯了,我前两年刚得过,回头我抹点药就能好。”小赵根本没当一回事,自行到药店买了之前用过的药就开始涂抹。

没想到越涂抹越严重,这期间他还伴随着腹泻不断,反复高烧的情况。回想起之前放纵的一次亲密行为,小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结果到了医院一检查,果不其然, HIV检查结果呈现阳性。小赵这才慌了神,开始紧急就医,寻求医治方法。

其实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我国每年确诊的艾滋病患者中,有大部分忽视早期信号,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01

得了艾滋病,多久会发觉?

人体与艾滋病病毒之间的博弈其实并不是在感染的那一刻就有所体现的,这其中存在着几个时期。度过这几个时期之后,艾滋病对人体的攻击才逐渐显现出来,人体免疫系统才慢慢被摧毁。

第一就是窗口期,在这个期间患者是感受不到任何异常的,病毒处在隐身的状态。

而且,这个时期的HIV病毒特别的狡猾,以致于免疫系统不能够及时做出判断而产生大量的抗体,所以即便有意识,做了检查,可能也检查不出来。

需要警惕的是,此时感染者是具备传染性的,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窗口期过了之后便来到了潜伏期,在这个时期的感染者就过渡成为患者了。这个时期的具体时长不固定,短的人只需数月,长的人甚至能够潜伏十几年。

在潜伏期内,患者其实和正常人表现得没有什么差别,甚至患者本人都没感觉到什么不适,营造出一种健康的假象。

其实在这个阶段艾滋病病毒已经蔓延至全身,达到与身体共存的地步。只是还没有爆发,患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惹到它,这时候一个小小的感冒都可能要命。

02

艾滋病初期症状

虽然在艾滋病初期,感染者没有什么特别异常的现象,但是仍有蛛丝马迹可以被发现,当有这些症状出现时一定要警惕,千万别与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混淆。

1、皮疹

大部分感染者处在感染急性期时会有皮肤问题,看似是普通的皮疹,但这一个个红斑却暗藏玄机。这些红斑大多分布于躯干、颈部和面部,伴随有灼烧感或者是瘙痒。

因为这样的红斑和过敏、玫瑰糠疹等红斑外观特别相似,所以患者极不容易发现。有些患者会自行购买药物涂抹,但凡症状稍有缓解就不加以重视,等到后期再去检查时,已经非常严重了。

2、发烧

感染艾滋病之后,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就是会发烧。

虽然吃药后情况会得到缓解,但是没过多久就又会反弹,特别容易反复。经常有患者持续低烧当作流感等问题治疗,治来治去不见效果,反而把病情给耽误了。

3、淋巴肿大

感染艾滋病病毒还会导致淋巴肿大,比如脖子,腋下等处。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方是淋巴结所在地,而淋巴作为免疫系统的对抗阵地,在体内与艾滋病病毒进行厮杀时会引发淋巴结肿大。

这样的肿块摸上去质地比较柔软,而且可以滑动,一两厘米左右,平时不同不痒的,还真不容易被人发现。或者发现了也当作发炎处理,可是区别与普通炎症导致的肿块会在一周内消失,艾滋病引发的肿块会很持久。

除了以上典型症状,艾滋病感染者在感染初期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情况,例如恶心呕吐、头疼、腹泻、就酸疼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倘若以上列举的这些症状出现多个的话,就得引起警惕,赶紧去医院检查。

03

如何预防艾滋病

与其得了艾滋病之后哭天喊地,悔不当初,不如在开始的时候就做好预防,让艾滋病远离自己。千万不要觉得艾滋病像天方夜谭一样,离自身很远,其实生活中一些不注意的小细节,也或许存在着安全隐患。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艾滋病传播最主要也是最频繁的途径就是高危性行为,守住自己的底线为自己撑起核心的防线。

要做到洁身自好,做好防护措施,比如佩戴安全套应该从始至终,却不能中途带或者中途摘,这都有风险。

艾滋病病毒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一定坚决抵制毒品,不共用注射器。

另外在打耳洞、纹身、美甲时选择正规安全且消毒到位的门店,因为这些采取公用器械,导致身体出现小伤口的行为,都有风险存在。

还有一种传播方式是母婴传播,所以各位被孕的女性朋友或者是准妈妈们,一定要做HIV检测,不要掉以轻心。

如果真的不幸检测出HIV,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孕期防护,合理的分娩方式,以及人工喂养等措施,努力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尽力保全孩子健康的身体。

倘若真的一不小心触碰到高危行为,比如被恶意扎伤、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等,务必在72小时之内吃阻断药,可以上网购买,或者联系当地防疫中心领取药物,越早服用阻断效率高。

其实艾滋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目前有许多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已经达到了与病毒共生共存的程度。但即便如此,也不要存在于侥幸心理,当身体发现危险信号时,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医治。

健康可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有时候一次不注意的行为,都可能突破健康的防线,改变一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